平西統鎮大元帥狄青,常年駐守邊關和西夏對峙,不管在朝堂還是在江湖皆是赫赫有名。
白玉堂表情微僵,顯然沒想到懟的竟會是狄青狄元帥。
狄青常年駐守西夏,也沒聽說他什么時候回京啊。
但是讓五爺道歉實在有點難,公孫策也知道他的性子,三言兩語將話題略過,只和蘇景殊解釋現在的情況。
蘇景殊聽到狄青的名字反應沒比白五爺好哪兒去,瞅一眼,再瞅一眼,看看現在這個英姿勃發的大元帥,實在想不出他將來憂懼而死是什么樣子。
朝廷分二府三司,政事堂主政事,樞密院掌軍事,戶部、鹽鐵、度支三司管財政。
樞密院掌管軍隊征調以及武將任免,但是沒有領兵的權利,負責領兵的是殿前司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這三衙。
殿前司統領禁衛軍,一把手是殿前司都指揮使,簡稱殿帥,就是本朝太祖皇帝黃袍加身前當的官兒,水滸傳里高俅的差事差不多也是這個。
軍馬司和步軍司的一把手分別是馬軍司都指揮使和步軍司都指揮使,俗稱馬帥和步帥。
三個都指揮使,三個副都指揮使,再加上三個都虞候,這九個人是三衙的最高指揮掌管,俗稱管軍
,也基本是武將所能擔任的最高職位,再往上樞密院那就不是武人能染指的了。
而歷史上的狄青就是那個例外,只是這個例外的下場并不好。
公孫先生剛才說狄青現在是平西統鎮大元帥、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也就是說還沒升到樞密院,至少在這個階段,他還沒有被文人排擠。
這是包青天的世界,連平西統鎮大元帥這種一聽就很江湖的封號都能出來,將來會發生什么誰也說不準。
少年郎的目光過于灼熱,狄青想當看不到都不行,聽完白玉堂的介紹又笑著說道,“是太學的學生更好,先考個狀元然后再學帶兵打仗。”
本朝崇文,能讀書的都去讀書了,讀不好書的才去當武將,所以朝中大部分武將的文化水平都不高。
他的出身不好,以前也是個大字不是幾個的糙漢子,后來被舉薦到范文正公賬下做事才開始學習。
范文正公說“將帥不知古今歷史,就只有匹夫之勇”,他的文化課是范文正公親自教的,不比太學的學生差哪兒去,但是在朝中文人眼里依舊是個泥腿子。
武將在朝中舉步維艱,那有文化的武將呢
有文化的武將,正兒八經走科舉考上去的有文化。
大宋軍隊數量龐大,但是打仗的時候卻老吃敗仗,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武將沒資格說話,文人總能說吧
就算以后不當將軍,去軍中當個會畫地圖的監軍也行。行軍打仗那么多年,他受夠了那些什么都不懂還要指手畫腳的監軍。
有其師必有其徒,范文正公剛正不阿,他一手教出來的狄青讀書習字有文化了也還是嫉惡如仇。
圍剿無憂洞牽扯甚廣,但是狄將軍根本不管會牽扯到多少,包公經常被罵所以不懼彈劾,說的跟他被罵的少了一樣。
先剿了無憂洞再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