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應對得當,如果官家還是現在這個態度的話那就難說了。
四大護衛對他們公孫先生心服口服,以前服氣,現在更加服氣,不過提到包大人這幾天和朝中大臣一起請官家立儲之事,服氣立刻變成生氣。
他們包大人為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天天忙的腳不沾地,就差連吃帶住都在書房了。
官家可好,他自己沒有兒子拖著不肯立儲還要戳他們包大人的痛處,他們包大人招誰惹誰了
蘇景殊遲疑的看向展昭,“展護衛,這又是怎么回事”
“官家沒有戳包大人痛處,只是他們在為包大人鳴不平。”展昭無奈搖頭,“包大人早年有過一子,可惜二十多歲便亡故,孫兒也在幼年早夭。”
官家不想立宗室子為太子,只想等他的親生兒子降生,所以在大臣們逼他立儲的時候故意問他們覺得應當立誰。
這個問題不好答,答誰都會讓官家覺得這是有異心。
宗室子那么多,朝臣的第一選擇都是曾經被接進宮充作皇子教養的汝南郡王第十三子趙宗實,但是這話只能由官家自己來說,朝臣說不得。
催沒有兒子的官家立儲已經夠讓官家不滿,他們若是再把人選給挑好,這和直接指著官家的鼻子讓他退位讓賢有什么區別
雖然他們現在的確想讓官家退位讓賢,但是君臣相處那么多年,他們不能連最后一點體面都不留。
臣子逼君退位說出去不好聽,宗室也不會允許朝中大臣有如此形同謀逆之舉。
左右官家的身子越來越不好,眼看著也沒幾年了,他們能忍。
眾臣沒法回皇帝的問題,最后還是包大人站出來說大臣們請立太子是為宗廟萬世之大計著想,官家懷疑他們有私心可以,可他已經那么大年紀,也沒有兒子孫子,孤身一人煢煢孑立,便是有私心又能為誰還不是為了大宋
一句話把官家懟回去,弄得官家面紅耳赤無話可說。
蘇景殊
他這不是活該嗎。
勸他立儲的哪個不是一心為了大宋的忠臣,他為了拖延立儲問出這種話,這不是上趕著讓忠臣離心是什么
作吧作吧使勁作吧,等眾叛親離了有他哭的時候。
包大人每次出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都會跟著,大人進宮議事他們就和其他府上的侍衛禁軍候在外面聊天,對各位相公府上的情況了如指掌。
朝中大臣大多兒孫滿堂,像他們包大人這樣不近女色的并不多,膝下無人承歡的也不多。
大人平時待他們如同親子,雖然話是包大人自己說的,但是他們就是聽不慣官家這么戳他們家大人的心窩子。
憑什么啊是官家了不起啊
欺負他們包大人算怎么回事,有本事自己生個兒子啊
咳咳,這話想想就好,不能往外說。
撤回。
小小蘇捏捏拳頭,“下次大人再提起這事,你們就直接說大家都能給大人當兒子,免得他提起這事兒悄悄傷心。”
張龍多愁善感的抹了把眼角不存在的淚珠,“蘇小郎孝心可嘉,對得起大人平日里待你如親孫一般。”
蘇景殊
不是,怎么剛才還親子,到他這兒就成親孫了
差輩了兄弟
公孫先生從外面回來,看到他們幾個人在院子里嘀嘀咕咕挑了挑眉,腳步未停直接去書房,“大人,官家那邊松口了,不過詔書卻只說要趙團練擔任秦州防御史、知宗正寺,并未說立太子之事。”
包拯皺眉,“沒有提立儲”
公孫策點點頭,繼續道,“而且趙團練以為父守孝為由拒絕了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