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是在城外安樂坊見面,直接從太學過去還能少走不少冤枉路。
蘇景殊訕訕笑笑,“我忘了,剛才沒有反應過來。”
周青松
蘇景殊指指自己的腦袋瓜,“你知道的,人一著急就會失去方寸,我當時就記著不能讓你孤零零的留在寢舍,和我爹我娘說要出城隔離的時候才想起來可以不回家。”
他承認他對京城的了解有點少,要不是剛才提起城外有隔離點,他都不知道朝廷還有安樂坊這種場所。
說安樂坊不好理解,把“安樂坊”二個字換成“方艙醫院”就容易理解多了。
人越多疫病傳染的越快,太醫院的太醫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只要能把所有的病人聚到一處,那么沒有患病的百姓就是安全的。
就像以往有些村寨發生瘟疫,上頭的父母官不想管的話就會把整個村寨堵死,要么讓村子里的人病人全部病死只留下健康的人,要么直接一把火把整個村子都燒了。
那種做法雖然殘忍,但是卻能有效的阻止疫病擴散。
京城人口太多,肯定不能把所有的百姓都堵在城里,但是將病患全部移出城也不現實,家屬們也擔心朝廷會簡單粗暴直接把病患一把火燒了。
官差大夫都解釋過朝廷肯定不會那么做,奈何病患家屬不信,一個不信會變成一群不信,不信的人多了官府也拿他們沒辦法。
每次去安樂坊治病的都是家里條件不好的或者沒有親人的,而那些人大多身上有舊病,平時舍不得或者沒錢買藥,舊病再加上疫病往往神仙來了也難醫,最后的結果就是進了安樂坊很少有活著走出來的,于是那地方越發讓人聞之色變。
奉命前去治病的大夫們也很冤枉,他們已經很努力的治病救人了,實在救不回來他們也沒有辦法。
蘇景殊聽了之后也覺得這事兒很難評,但是又沒法苛責百姓,畢竟人都想活著,在家有家人照顧能病愈,去安樂坊讓那些大夫集體治療大概率會病死,病患當然選擇能活命的那個。
沒辦法,誰讓以前真的出過燒村的事情。
安樂坊建在離城外很遠的地方,周邊沒有村寨,好在有一條小河經過,日常用水不成問題。
幾排房屋整整齊齊,大概這地方很少有人住,平時只有幾個身體有殘缺的老兵打掃。
展昭停下馬車帶他們進去,“大人說你們住在最東邊這一排院落,之后會有大夫過來,身體有什么不舒服直接和大夫說,千萬不要忍著。”
蘇景殊點點頭,率先走進已經打掃出來的院落。
院子里一排四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放了兩張床,床單被褥應該是剛送過來的,還都沒有收拾,布局和他們在太學的寢
舍差不多。
這邊幾排房間給沒有發病的人住,西邊那幾排給病患住,如果你們這邊有人發病也會立刻挪到西邊。展昭解釋道,接下來幾天會不斷有人過來,可能會有些吵,你們多擔待些。
本作者醉酒花間提醒您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蘇景殊
周青松
這個“可能有些吵”,是不是說開封府準備強制把患病的和可能患病的人都拉過來了
官差衙役強行拉人過來的話,那的確可能億點點吵。
倆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保證道,“展護衛放心,我們肯定老老實實待在這里,絕對不給衙門添亂。”
展昭看了蘇景殊一眼,像是想要說什么,想了想又什么都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