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宮之前想著皇嗣降生就離開,沒想到中間出了皇宮處處皆毒之事,更沒想到皇嗣還沒有出生官家就駕崩了。
他現在被群臣推上皇位,皇嗣降生之后該怎么辦
尚未出生的是個公主還好,若是個皇子,難不成還要他先登基再退位
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宗室子多的是,只他的親兄弟就有二十多個,何必逮著他一個倒霉蛋折騰
那位有孕的宮妃再過兩個月就要臨盆,要不他先別登基,等皇嗣誕生之后再決定是他即位還是官家親子即位
趙曙不太想折騰,實在這些年被折騰怕了,被接進宮再被送出去已經讓他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要是先登基再退位,他以后如何在汴京生活
相公們一心為國他明白,但是也請相公們為他想想。
趙曙試圖和曹皇后商量不當皇帝,曹皇后只是笑笑不說話。
他再去找韓琦、富弼等人,看到幾位老臣熬的通紅的眼睛張了張嘴什么都沒有說出來,再反應過來的時候想拒絕已經來不及了。
萬事俱備,只等他去接見文武百官,他這個時候拒絕登基未免太不像話。
然后他就成了新官家。
父母去世,子應服斬衰三年。天子駕崩,嗣君服斬衰以日易月,守孝滿二十七日即可。
先帝的遺腹子還沒有出生,趙曙生怕沾了不該沾的權利后放不開手,想盡辦法拖延親政的日子。
他身為先帝養子,先帝駕崩,他想和民間一樣為養父守喪三年。
守孝期間不能處理政務,軍國大事便交給韓琦韓相公代理,眾卿家應該沒有意見吧
年輕的官家眼含期待的說出他的想法,他覺得他拿孝道做由頭幾位相公肯定不會不答應,但是結果和他想的截然不同。
眾宰臣全都不答應,甚至還黑著臉教訓了他一頓,弄得他只能訕訕改口收回成命。
新官家即位,曹皇后被尊為皇太后,發妻京兆郡君高滔滔被立為皇后,長子趙仲針為安州觀察使、進光國公,次子趙仲亂轉明州觀察使、進祁國公。
趙曙和高滔滔同歲,小夫妻十六歲成親感情深厚,家中沒有侍妾偏房,四子四女皆是高滔滔所出。
幼兒容易夭折,便是夫妻倆小心照顧也還是有一子一女早夭。
妻子兒女全都安排好,趙曙靈機一動又有了個好主意。
古往今來時常有太后臨朝聽政,先帝剛繼位時便是如此,他覺得他還年輕,請皇太后一起來處理
軍國要事合情合理,娘娘應該沒意見吧
曹太后
先帝啊先帝,你說你造的都是什么孽
到手的皇位人家都不想要,看看你把孩子折騰成什么樣兒了。
想是這么想,但是垂簾聽政還是不行。
官家是先帝養子,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并非無知小兒,哪里需要太后臨朝聽政
她知道官家擔心的是先帝的遺腹子,那么就關起門將話說開了。
不管那孩子是男是女,官家已經登基,斷沒有退位讓給襁褓嬰孩的道理。
且不說嬰孩夭折的可能有多高,就算那孩子是個男孩也能平安長大,他平安長大之前十幾二十年難道都要讓太后和朝臣把持權柄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權旁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