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苦,若將來有人仿照此案來殺人,還要官府有什么用
趙仲針小心的看了看面前的黑臉包公,猶豫了好一會兒還是說道,“包大人,張夫人去報案了,是衙門不受理她的案子,她走投無路才委身殺父仇人尋找機會報仇。”
“正是因為她曾試圖報案卻無人受理,所以才要上報官家來赦免她的罪行。”包拯嘆了口氣,蹲下來耐心說道,“殿下,天下的州縣數不勝數,不是所有人都能秉公執法當好官,朝廷要做的是盡量將那些有本事的人放到地方為官。少一個貪官污吏,就能多一處
百姓過上好日子。”
大宋如今內憂外患,頑瘴痼疾積重難返,他無法肅清朝堂,只能盡綿薄之力護一方百姓平安。
趙仲針想了想,問道,“包大人,為什么那些官員不能秉公執法他們不能為百姓做主,吏部為什么不黜落他們”
干的好就升官,干的不好就不讓他們干,就像那幾個把張夫人趕出來的無能官吏,那些人就不配做官。
不知道現在回京能不能查出他們在哪兒,要是查出來他非得讓爹爹將他們全部貶到嶺南吃苦去。
“殿下,吏部考核看的是整體的功績而不是某一件案子。”包拯簡單解釋了幾句,太深的并沒有和年紀尚小的皇子說。
江湖和朝廷需要平衡,朝中官吏的升遷和黜落也不單單看政績,各種姻親同年私交關系錯綜復雜,名利場上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旁觀的時候能說的頭頭是道,真正涉足其中才能感受到那種污泥纏住雙足的無力。
殿下還小,現在多看看民間疾苦,想不明白的都記在心里,長大了見的多了學的多了就明白了。
見得多懂得多,將來才好成為一個心懷百姓的君主。
包拯溫聲說了好一會兒,看小光國公皺著眉頭陷入思索,也不奢望他現在就能想出什么。
官家當年受夠了無名無分的苦,他受過的罪他兒子不能再受,前些日子已經透露出要立皇長子為太子的想法。
沒有意外的話,小光國公就是大宋的下一任君主。
先帝優柔寡斷干什么都怕,大宋明面上看不出問題,實際上已經是將傾的大廈,再這么下去隨時都可能崩潰。
官家年輕,對朝政理解不深,好在性子不似先帝優柔寡斷。
理政不會可以學,性子定型神仙來了也難救。
小光國公愛想愛學,現在開始好好教導,沒準兒真的能將大宋救回來。
趙仲針不知道包拯在想什么,只覺得京城之外到處都是危險,官員不頂事,還有那么多為非作歹的惡人,他要是不帶護衛單獨出門怕是當天晚上就能被坑的只剩下骨頭。
張夫人連告三個衙門都找不到一個愿意為她出頭的官,民間還有多少冤案因為沒有官員敢出頭而被埋藏
“小郎。”小光國公垂頭喪氣,“朝廷那么沒用,你覺得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蘇景殊
崽,你是不是被刺激過頭了
雖然他們的朝廷看上去的確沒用,但是存在的必要非常有。
有官府尚且是現在這樣,要是沒有官府,民間會亂成什么樣子他想都不敢想。
快快快,快想想繁華的汴京緩一緩。
還是蜀中,蜀中也沒有他想的那么可怕,那兒古往今來都是天府之國,只要沒有戰亂或者匪患百姓就能安居樂業。
早些年的蜀地的確很亂,但是自從張詠張乖崖平定蜀中的大規模叛亂后,近些年那兒很少再有驚動朝廷禁軍的造反。
都說汴京是天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