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殊洗漱之后躺在床上,梳理一下接下來要干的事情,震驚的發現他接下來要忙成旋轉小陀螺才能在開學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
離開學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要采訪知名大手子柳永,要去找李大人和張夫人要授權,要把話本子寫出來送到說書先生哪里去,還要留心書童雨墨在祥符縣的情況。
這么一看,話本子也不是非寫不可。
算了,有空就寫,沒空就不寫,沒準兒青松兄下筆如有神明天上午就能寫完。
問題不大,睡覺。
夜風微拂,燭火將熄。
第二天一早,蘇景殊準備好小本本和炭筆,吃過早飯就要出門。
蘇洵不太放心,“景哥兒,爹陪你一起去怎么樣”
事情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他得看看這小子到底想問什么。
“好啊,咱們一起去。”蘇景殊對他爹的小心思一清二楚,他行得正坐得端,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要干,老爹跟著就跟著。
正好省得他去準備車馬。
小小蘇檢查身上帶的東西,感覺需要個書包來裝紙筆還有零花錢。
書箱太沉,也不太方便,直接背個大口袋就很好。
“娘,我想要個書包。”小小蘇唰唰唰畫個書包的簡筆圖遞到他娘跟前,眼巴巴的說道,“這樣的,要比書箱小點,能裝下書就行。”
小時候覺得書箱新鮮,每次出門都非要背著書箱假裝自己是出遠門的寧采臣,背了那么多年好奇心已經滿足,上學的時候依舊要背書箱,平時出門還是背書包吧。
簡單輕便裝得多,居家旅行必不可少。
程夫人看了一眼,將紙片收好回道,“可以,今天晚上回來給你做。”
兩片布縫在一起再加根布袋而已,簡單的很。
蘇洵還想看看臭小子要的“書包”長什么樣,可惜沒來得及看那張紙就被收起來了。
沒看見也沒關系,晚上回來之后再看也一樣。
父子倆出發去州橋客店,秋日天氣涼爽,街上的人比往常多,馬車慢吞吞的往前走,速度還沒有旁邊的行人快。
蘇洵掀開車簾看看外面的人潮,回頭問道,“景哥兒,要不我們走著去”
蘇景殊搖頭搖的像是撥浪鼓,直接往車廂里一躺,“不要,慢點就慢點,反正我們不著急。”
能坐車就不走路,他在精神上受了打擊就要在上補回來。
慢慢走,不著急,天黑之前總能抵達州橋。
“爹,柳先生不打算租個正常的房子住嗎”小小蘇歪歪腦袋,“客店畢竟是客店,人來人往不安全。”
蘇洵搖搖頭,“他覺得客店才好,管吃管住什么都不用愁,想要什么直接花錢讓店小二去買,還方便他和歌伎聯絡。”
就是費錢。
有錢才能被客店封為座上賓,沒錢就算了。
店里
的小二有錢拿的時候干活麻利,沒錢拿的時候趕人也很利索。
讀書人在外面的形象大部分是清高不通俗務,不會糾纏銀錢這等俗物,出門在外很少因為價錢和人起沖突。
但也有完全不管形象的讀書人,比如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