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殊
蘇景殊端起水杯,剩下的包子一個也吃不下去了。
嗝兒,狗糧已經吃撐。
白玉堂吃飽喝足也說痛快了,帶上剩下沒動的包子準備離開,“我去開封府打探打探消息,看看他們今天有沒有審出新的線索。”
蘇景殊起身,“五爺慢走。”
白五爺縱身離開,下一刻,花壇后面就冒出了一連串正在啃包子的腦袋,“景哥兒,有什么新消息”
“還是之前聽到的那些。”蘇景殊收起茶壺茶杯送回食堂,一邊走一邊說,“五爺去繼續打探了,將軍府的命案已經真相大白,接下來應該沒有什么大事兒。”
“只怕未必,狄將軍愿意受那么大的委屈平白無故被冤枉通敵叛國,朝廷總得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才對得起他。”有同窗開口說道,“狄將軍鎮守三關勞苦功高,朝中的大人們不能轉挑著他欺負。”
“就是就是,要不是朝廷屢屢退讓,小小的西夏哪敢挑釁大宋的權威。”另一個身材魁梧的同窗恨恨道,“一步退步步退,越退越顯得咱們好欺負,幸好這幾年有狄將軍在,不然邊關的百姓怕是連安穩日子都過不上。”
“話不能這么說,打仗勞民傷財,朝廷不想打仗自有朝廷的道理。”旁邊人反駁道,“百姓不想打仗,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為什么非得動武”
“百姓是不想打仗,可是西夏欺人太甚,他們拿了錢也照樣犯邊,還不如直接讓狄將軍把他們打服。”身材魁梧的同窗回道,“哪有給了錢還要被搶的道理,朝廷要是連這樣都不還手,遲早有一天被欺負死。”
“說的也是。”剛才說百姓不想打仗的那位點點頭,然后晃著腦袋感慨道,“還好有狄將軍在。”
此話一出,其他人都非常贊同的點頭。
“可惜朝廷不看重將才。”
一群太學生回到食堂繼續吃飯,吃完后回教室繼續苦讀。
現在的朝廷不看重將才,等他們努力讀書考中進士進入官場爭取改變這種情況。
頭懸梁錐刺股,為了狄大元帥,再苦再累都不怕。
悶頭學習的日子不見天日,小小蘇被同窗們卷的要死要活,連最喜歡出去玩的周青松都不愛往外跑了,每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連做夢都在頭懸梁錐刺股。
他們以為狄青被陷害的案子只要順藤摸瓜抓到和那個西夏郡主有關的人就能結束,萬萬沒想到沒過幾天京城就受到來自西北的八百里加急。
西夏大軍犯邊,意欲奪取大宋城池。
消息傳到京城,全城嘩然。
自從狄青鎮守西北,西夏就再也沒有從大宋手上討到過好處,最近被狄大元帥打了幾次狠的,更是連殺人放火都不敢,騷擾也只敢弄死幾只羊的那種騷擾。
這是看狄大元帥不在想打翻身仗
以前遇到這種大規模犯邊朝中主戰派主和派能吵的面紅脖子粗,現在情況大不相同,黨項人都打到他們家門口了,再不反擊還說得過去
狄青現在趕回去已經來不及,好在西北邊關還有副帥龐迪,趙曙直接下令龐迪迎戰,京城廣備攻城作會源源不斷的往西北輸送武器,不用留情狠狠的打。
看看到底是西夏的兵多,還是他們大宋的火炮炸藥多。
狄青看著八百里加急送回西北的命令眼紅不已,他在西北的時候怎么沒遇見過這種好事兒,龐迪那家伙運氣真好,有官家親自下令不用留情狠狠的打,那老古板監軍鐵定不敢說話。
唉,羨慕死了。
什么時候能讓他回西北啊
不是西北邊城離不了他,是他離不開西北邊城,官家行行好,各位相公行行好,戰事那么緊急,他這個平西大元帥留在京城真的不合適。
急死他算了。
狄青在將軍府中急的團團轉,然而他再著急也沒用,在京城的事情處理完之前他說什么也不能離開。
西北邊關,副帥龐迪收到京城的命令后仰天大笑,仿佛看到元帥之位正在朝他飛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