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解元不意味著春闈一定能過,有些州府教育水平不高,甚至可能出現連全軍覆沒的情況。
一般來說開封府的解元不至于差勁到那種程度,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他不小心飄的太高,也不是沒有被黜落的可能。
緊張jg
蘇洵走到窗邊坐下,接過兒子的文章一篇一篇的看,越看越覺得臭小子不愧是他蘇明允的兒子,寫的就是好。
但是吧,他覺得好沒用,得閱卷官覺得好才行。
沒辦法,誰讓他屢試不第呢。
老蘇翻完五篇文章,抬眼看看緊張兮兮的小兒子,放下文章就是長嘆一聲。
蘇景殊要被他爹這反應給嚇死了,“爹不好的話可以不用說”
蘇洵
倒也不用嚇成這個樣子。
臭小子從啟蒙開始就是他親自教的,詩賦暫且不說,策論是深得他的真傳,洋洋灑灑條理分明,誰看都沒法說寫的不好。
如今朝廷取士和他當年考試的時候不一樣,他當年考試朝廷取士重詩賦,只要詩賦寫的不出彩,后面的策論寫的再好也入不了考官們的眼,現在朝廷取士重策論,這幾篇策論拿出去,別的不敢說,中進士應該是十拿九穩。
景哥兒寫文章雖然沒有子瞻那臭小子行云流水,但也稱得上是流暢自如,難能可貴的是這小子的文章比子瞻子由都要穩。
那倆小子興頭上不管場合什么都敢寫,這小子的文章看似有鋒芒,其實哪里都不曾出格,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感覺比他這個當爹的都老練。
不過既然臭小子不敢聽他的評價,那就去聽聽別人的評價,免得他這個當爹的夸的太過再讓臭小子飄上天。
不知道開封府包大人和公孫先生有沒有時間,包大人和公孫先生看完,他們還能去歐陽公府上走一趟,不過歐陽公今年沒有當主考官,想必這些天家門口熱鬧的擠都擠不進去。
他在京城有眾多好友,其中大部分都有功名在身,隨便誰來都能給這小子點評文章。
蘇景殊大驚失色,“爹且慢我自己來”
春闈成績還沒出來,這種滿天下找人看文章的事情實在不合適。
老蘇慢悠
悠開口,“的確不太合適,人家都是從以前寫的舊文中挑出幾篇最出彩的遞給名臣大儒看,直接用春闈考試文章的還真不多見。”
言下之意未免太過自信。
考場上文章寫的如何要看發揮,絕大部分人都是私下里寫的文章更好,只有極少數是越緊張發揮的越好。
雖然春闈成績還沒有出來,但是接下來這些天的確是找名臣大儒投遞文章的時候,或者說,名臣大儒家門口天天都有等著遞文章的,這是春闈前后尤其多。
想當官不只科考一條路,要是文章能得到名臣大儒的青眼被他們推薦,同樣有機會成為官場上的一員。
蘇景殊
“爹,您給個準話,這幾篇寫的到底怎么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