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多名參加春闈的考生,在對外態度上和章惇一樣強硬的不多,敢在試卷上這么寫的更是找不到幾個。
官家題目選的好,安國強軍之道這一道策論就能看出這屆士子偏向主和還是偏向主戰。
說起老辣,他們官家也不差。
馮京定下榜首后心情大好,看到有人在旁邊聊天難得沒有催他們干活,和其他人一起將所有的名次排好,確定所有人都沒有意見,然后才將選出來的所有試卷和排名送去謄榜單。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所有的閱卷官都打起精神,看著書吏拆封大氣也不敢出。
雖然他們猜試卷主人是誰的時候都很篤定,但是試卷封的嚴嚴實實,主考官不說悄悄打開看,他們也不好提議提前拆開。
就算名次已經定下來了也不行,必須得按規矩來。
如今試卷不在他們手上,終于能確定這一榜的進士名單,他們的激動
和外面的等成績的考生相比也不逞多讓。
韓絳盯著書吏拆榜首的試卷,盯的書吏渾身發毛,越緊張動作越慢。
梅堯臣無奈讓人往旁邊挪挪,大家伙兒都在等名單,他這把干活的人嚇的不敢動彈算怎么回事
韓絳摸摸鼻子,“我就是想看看省元究竟是不是那位蘇家小郎。”
正說著,試卷上的姓名籍貫已經顯露出來。
蘇景殊,字子安,眉州眉山人。
梅先生撫掌大笑,“果然是那小子。”
韓絳仔仔細細看了一遍,這才搖頭嘆道,“果然英雄出少年。”
倒是馮京挑了挑眉,“還真是那小孩兒”
其他人
正常的主考官點第一名的時候都慎之又慎,恨不得把前幾名的試卷糊名都扒開才肯定名次,不正常的考官可好,只看文章不看人。
雖說科舉考試就該只看文章不看人,但是人心都是偏的,他們這樣的身份有幾個看好的后生再正常不過,自家孩子自己看哪哪兒都好,看到可能是自家孩子的試卷時下意識就想往好了夸。
要是提前被打過招呼那就更不能只看文章了,朝廷封彌糊名謄錄鎖院都是為了防止舞弊,可舞弊這種事情不是想防就能防得住的,只要有心,就算是春闈也能作弊。
馮大人這么直白不做作還挺難得。
是這家伙能干出來的事情。
十六歲的三元及第,前途一片坦蕩啊
閱卷官們心下感慨,已經開始琢家里有沒有適齡的孩子和前途無量的省元、將來還可能是狀元的蘇小郎婚配。
春闈榜下捉婿素來是美談,難得有個年紀小身家清白還被點為頭名的稀缺人才,不爭取爭取實在不甘心。
梅堯臣摸摸胡子,一眼就看出他們的想法,看了一會兒才慢悠悠的說道,“別想了,蘇明允不樂意找高官名臣當親家。”
韓絳不解,“為何”
從來都是嫌棄親家身份低的,沒見過嫌棄親家身份高的。
梅堯臣老神在在,“人家就是不愿意,總不能逼著結親,那不是結親是結仇。”
要不是蘇明允不愿意,他早在那小子參加秋闈之前就下手了,還會等到現在和這么多人一起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