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子猶猶豫豫,糾結了好一會兒終于決定湊上去,又被里面傳來的歡呼聲給嚇了回來。
看榜的侍衛去而復返,這次帶來的也是好消息。
本屆春闈取士四百二十八人,開封府的趙頊趙仲針排名第四百二十八,正正好好趕上了尾巴。
春闈考試有糊名謄錄,直接用真名閱卷官們也看不出來。
閱卷官知道當朝太子名趙頊,曾用名趙仲針,負責謄錄糊名的那些書吏大部分不知道那么多,就算覺得這名字眼熟也不會多想。
糊名謄錄的活兒那么重,他們干活還來不及,哪里有心思去管世上是不是真的有個姓趙名頊字仲針的舉子。
檢查考生身份是開考之前的事情,考都考完了還能又什么事兒
于是乎,在官家的授意下,太子殿下直接用真名混進了春闈考場。
金榜題名是天大的本事,最后一名也光榮。
趙大郎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小郎,我們這是首尾俱全,好兆頭啊”
他們小郎打頭,他這個太子收尾,寓意天下人才盡入他爹彀中,吉利
先生教的他都好好學了,平時也沒有放松學習,這個進士是他應得的。
他和小郎都考中了,好耶
兩個人坐下來互相吹捧,夸的對方滿面紅光還意猶未盡,聽的門口的趙清只想扭頭走人。
什么情況太子殿下也參加春闈了
堂堂太子參加春闈,是不是哪里不對勁
更令人震驚的是,太子殿下竟然還考中了
恍恍惚惚jg
大宋開國已有百年,很多宗室子弟已經和皇家關系很遠,有些在京城靠領朝廷發的那點兒俸祿度日,有些直接被遷到外地生活。
要是宗室子弟讀書讀的好,朝廷也會專門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考試進官場,當然,當的都不是什么重要的官兒就是了。
他爹除外。
他爹八賢王的地位是大宋獨一份,其他宗室拍馬也比不上。
他的意思是,宗室子弟的確可以通過考試進入官場,但是從來沒人上來就往秋闈春闈里闖。
宗室子弟和皇家的關系再怎么遠也還是宗室子弟,只要有一絲絲的血緣關系就有官可當,雖然只是個閑職沒啥權利,但是好歹有俸祿可拿,和普通百姓不一樣。
只要投胎投的好,就算這輩子什么都不干也能舒舒服服過一輩子。
科舉考試是正經讀書人的賽道,人家頭懸梁錐刺股勤學苦讀十數年,哪是他們這些養尊處優的宗室子弟比得上的
朝廷給宗室子弟專門開考場考試時什么意思還不明白嗎就是以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的學問都沒法和那些正經考出來的讀書人比。
太子殿下這是怎么回事他還真考中進士了啊
趙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懷疑閱卷官提前知道這場考試有太子殿下參加特意在最后加了個名額給他。
排名太靠前對別的考生不公平,直接黜落又不太好,于是就在選完新科進士后在末尾加個名額給他,既不影響朝廷取士也不影響太子殿下的心情,簡直完美。
可是仔細一想就知道肯定不可能。
那么多人參加春闈,要是有人搞特殊肯定早就傳出來了,他這些日子參加的雅集詩會很多,至今沒有聽到任何風聲就說明太子殿下沒有搞特殊。
沒有搞特殊還考中了進士,就算是太子也有點過分了吧
太子殿下小小年紀就能考中進士,他爹知道還不得天天把他關在家里逼他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