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自己也想知道,于是快步追上前頭的包拯,“包大人,請留步。”
什么情況景哥兒寫文章怎么還牽扯到晏
公了
包拯笑笑,慢條斯理的回道,“那幾個進士覺得景哥兒模仿他兄長的文章不妥,景哥兒便模仿晏相公的文風又寫了一篇,同樣是模仿,同樣能寫出幾分精髓。”
模仿蘇子瞻的文章可以說他蘇子瞻下勁兒教,換成晏相公的文風的話,那就只能說明他們景哥兒天賦異稟。
不過剛才做的那篇文章的確能看出那小子對晏相公的文風不如對蘇子瞻的文風得心應手,如此也更能說明他的本事。
蘇子瞻可能提前猜題代筆,晏相公呢
已逝之人怎么在大庭廣眾之下代筆
狄青聽完恍然大悟,“難怪官家那般反應,景哥兒這還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韓琦從旁邊路過,聽到他們說話點點腦袋,“年輕人腦袋瓜活絡,我們這些老骨頭可想不出來還能這么自證清白。”
文彥博
文相公的臉色更臭了。
狄青默默后退一步,感覺文相公再這么天天生氣,早晚有一天臉比包大人還黑。
狄大元帥告別幾位相公,面色如常轉身回去,回去后立刻被還迷瞪著的武將們圍了起來,“元帥元帥,怎么回事”
“很簡單,狀元郎的文章讓那幾個污蔑他的進士想挑錯都挑不出來。”狄青把剛才從包大人那兒打聽出來的內情掰開了給他們說,頗有些與有榮焉,“不愧是本將軍看重的人才,破局也破的這么巧妙。”
要是繼續模仿他哥的文風,只能說明他學他哥學的好,那幾個看他不順眼的家伙沒準兒會繼續說題目是他們兄弟私底下做過的。
換成晏相公的文風就不一樣了,晏相公的詩詞文章朝中大臣比他們景哥兒更清楚,景哥兒進京之前晏相公就已經去世,他們倆之間沒有任何接觸,晏相公不可能幫景哥兒押題還提前給他寫好文章。
不光能自證清白,還能在滿朝文武面前再露一手。
要不是后來這一出,在場那么多武將誰會對狀元郎感興趣
狀元很風光,三元及第的狀元更風光,可是再怎么風光在傳臚大典這日也是按部就班的走程序。
像馮京馮大人,現在多少人記得他三元及第時的風光還不是都是他被點為狀元后被張堯佐抓去當女婿被他拒絕然后轉頭給富相公當女婿的事情
景哥兒這沒有榜下捉婿的風流韻事,當著官家和滿朝文武的面兒被污蔑再自證也算是露臉了,還得感謝那幾個人給他們景哥兒爭取的露臉機會。
自作孽不可活,你說你們圖什么
狄大元帥心情頗好,說完之后立刻打馬回家,他要和公主分享今天的新樂子。
忙活了一上午,蘇景殊早就餓了,散場之后直奔瓊林宴,就等著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來彌補他今天上午受到的傷害。
瓊林宴上沒那么多規矩,官家和朝臣都不在,這是給他們這些新科進士聯絡感情的宴席,怎么高興怎么來。
原本五甲頭幾名,現在遞補進了四甲的幾位進士
樂的臉都快笑僵了,端起酒杯圍在給他們帶來好運的狀元郎身邊就是感謝。
話不多說,感情深一口悶。
他們是敬酒的他們喝,狀元郎喝不喝隨意,酒這東西雖然很好,但是狀元郎年紀還小,晚幾年再喝也行。
蘇景殊
他不喝酒是他不喜歡,不是他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