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跟著包大人就從來不用動腦子,他自然也一樣。
既然暫時不走,也就是說他們家二哥和四哥這一趟沒有白跑。
好事兒啊
公孫策放下手里的信紙,“耽誤不了幾天,五月之前要啟程回京,不然趕不上景哥兒授官。”
王府這些書信他大概看了一遍,并沒有找到有用的線索,可見襄陽王后頭的那人藏的很嚴實。
襄陽王府找不到證據,襄陽王和他的親信嘴里再問不出有用的線索,他們留在襄陽也沒有用,不如回京將所有的事情都上報給官家看官家有什么打算。
“金太守是兵部的官,他知道怎么審犯人嗎”蘇景殊嘆了口氣,“下次出門讓包大人去皇城司要幾個人,皇城司的人肯定擅長審訊。”
身為錦衣衛的同行,什么都不會也得會審犯人。
公孫策聽到這里只是笑笑,讓書吏將院子里的東西收拾好,能被襄陽王放在書房應該都是他的珍藏,大老遠的不好運回京城,查清楚里面沒有夾帶后可以送去官學供學子借閱。
什么審訊不審訊的,他一個文弱書生不懂那么多。
蘇景殊只是隨口感嘆一句,說完之后感覺公孫先生的反應不太對,想來想去想不明白,于是戳戳旁邊的白玉堂,看看剛才是不是他的錯覺。
“審訊哪兒用別的衙門出人,公孫先生出馬一個頂十個。”白五爺對公孫先生在江湖上的威名非常清楚,迫不及待要給無知的蘇小郎講公孫先生的豐功偉績。
且不說公孫先生制造刑具時的奇思妙想,只說他審案時的各種點子就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
民間傳聞包大人日審陽夜審陰,傳聞的源頭都是公孫先生。
不是說那些傳聞是公孫先生傳出去的,而是因為有公孫先生給包大人出的那些主意,所以傳聞傳出去才會變成包大人能日審陽夜審陰。
有公孫先生在包大人身邊,別的衙門集體過來幫忙都不一定有公孫先生一個人審的快。
不要小瞧文弱書生,文弱書生有時候能讓壞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遠的不說,鄧車和鄔澤被送到開封府后那么快什么都招了就都是公孫先生的功勞。
他們是怕開封府的大牢嗎不啊,他們是怕落在公孫先生手里被公孫先生當玩具玩。
蘇景殊哇,長見識了。
難怪公孫先生剛才那般反應,原來是他想魯班門前鋸木頭關公門前耍大刀,是他孤陋
寡聞,只知道公孫先生學富五車,沒想到先生在江湖上也有那么大的名氣,失敬失敬。
包大人真是太會招人了,他也想要這個配置。
“五爺,商量個事兒唄。”小小蘇忸忸怩怩說道,“你看包大人身邊有公孫先生和展護衛,我身邊還什么幕僚都沒有呢。”
公孫先生和展護衛最開始身上都沒有官職,是跟在包大人身邊后才逐漸有了官銜,最開始只能算是包大人的幕僚。
幕僚不算是朝廷官員,俸祿也不由朝廷出,而是由聘用他們的主官從自己的俸祿中拿出一部分給這些幕僚發俸祿,所以主官上哪兒幕僚都會跟著。
雖然本朝開國時太祖皇帝為了防止官府衙門的實際決策權落到不良幕僚手中而規定各級衙門的幕僚人員必須由朝廷委派,但是那個規定并沒有什么用,基層官員該招幕僚還是會招。
衙門的幕僚人員全部由朝廷委派的話,誰知道那些人里有沒有別處安插進來的探子
芝麻官也是官,是官就少不了爾虞我詐,自己招攬的幕僚好歹知根知底,這不比衙門安排好的人用起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