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言不可信,正常情況下官府不會當真,但是心虛的人聽到傳言肯定會有點反應。
正常情況下的官府不會當真,他這個初出茅廬的通判可不是什么正常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把火燒到本地最大的大戶上也很合理對吧
第一次登門不用非得把李坤抓進大牢,就是帶人去試探試探,所以李坤大概率不會和他撕破臉,這時候可以調用州衙的官差衙役。
等過些天找足能把李坤和程元送進去的證據,那才是需要包大人幫忙的時候。
張龍撓撓頭,“行,我明天一早就去給包大人送信。”
剛才他還在想包大人帶人到州城要怎么看軍營里官兵的反應,第一次找上門用不上他們帶來的人就說得通了。
蘇大人寫完信封好交給信使張龍,然后讓大家都回去休息。
這幾天只需要盯著李坤府上的動靜,別的沒什么事情,他們養足精神準備干大事。
沈仲元走了兩步又回來,“大人,還有一個問題。”
蘇景殊轉身看過去,“怎么”
小諸葛慎重的回道,“大人,咱們以坊間傳聞為由找上門,李坤可能會以為您要上門索賄。”
蘇景殊
要命哦,他怎么把這茬給忘了。
“他們愛怎么以為就怎么以為,本官身正不怕影斜。”蘇大人一身正氣,只要他堅信他是個好官,周圍的魑魅魍魎就別想近他的身,“他們要是真的以為本官是上門索賄,正好包大人抓他的理由也有了,賄賂官員,值得一抓。”
張龍回頭,“蘇大人,那樣的話包大人會連你一起抓。”
蘇大人昂首挺胸,“本官是為國捐軀”
旁邊仨人
散了散了,他們蘇大人沒什么大事兒,就是正事兒說完之后開始發瘋了。
時間過的很快,眨眼間就到了旬休的日子。
幾天的時間足夠蘇景殊等人將州衙摸的清清楚楚,摸清州衙官差的身家背景之后,他們的抄家大業也到了付諸實踐的時候。
蘇大人打輿論戰有經驗,登州地界兒不好辦小報,但是其他簡單的法子供他們挑選。
辦小報太復雜,既要寫故事還要找書坊印刷最后還
要自掏腰包貼錢,登州不比京城,這兒沒有給他們報銷花費的上官,只能靠他們自己來琢磨怎么打這場輿論戰。
編故事而已,蘇大人是行家。
故事內容都是現成的,李坤放著大宋的災荒不管跑去遼國賑災救民,肯定和契丹人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什么都別說了,身為宋人勾結遼國,重罪該罵
把主角的名字改一改,再把背景稍微一換,沒有點名道姓說主角是李坤,但是怎么看都能看出來說的是李坤。
話本子很快寫好,登州地界兒應該沒有說書先生敢接這個單,于是又到了萬能的小諸葛出場的時候。
白玉堂緊張兮兮,“需要五爺貼身保護嗎”
李坤手上的人命不少,要是消息剛傳出去就讓他手底下的人聽到,他們老沈的命還能保住嗎
沈仲元搖搖羽毛扇,“五爺不用擔心,山人自有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