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不會打人,也不會罵人,要他干活就實話實說,沒必要藏著掖著。
官家沉默了一會兒,長嘆一聲,看上去有些茫然,“我和韓相公說,如果青苗法實在行不通,那就再廢掉。”
如果只是反對的聲音大他還能扛,現在青苗新法推行下去讓百姓的日子更加難過,還有改的價值嗎?
彈劾的奏章并非都是無的放矢,有些說的很有道理,即便青苗法的本意是為了抑制兼并,在沒有足夠多的可靠之人去推行的情況下也只能起到好心辦壞事的用處。
他不敢保證改動后的青苗法會不會往好的方向走,也不敢保證替換之后的官員能不能摒棄私心,更不敢保證窮苦百姓能不能在新法感受到朝廷的恩澤。
他什么都不敢保證,又何來顏面要求朝中大臣按照他的想法走?
以前總覺得仁宗皇帝手底下那么多宰輔之臣還顧慮這顧慮那太軟弱,真輪到他自己當家做主才發現瞻前顧后是應該的,不瞻前顧后那叫愣頭青。
萬千百姓的衣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沒那么大本事一直保持果斷。
實在不行的話,停一停也沒什么。
太子殿下:……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半途而廢的試探走來了。
小郎啊小郎,你是爹爹肚子里的蛔蟲嗎?
半途而廢要不得,爹爹現在缺一碗他和小郎聯手釀造的心靈雞湯,喝完信心就回來了。
他爹才三十出頭,接手的大宋還是個爛攤子,年輕的皇帝在對抗朝堂的路上會猶豫很正常。
不要自我懷疑,也不要氣餒,大宋還沒爛到經不起一點折騰的程度,他們有試錯的機會,人生在世哪能一點挫折都沒有,失敗是成功之母,試著試著就成功了。
年輕人要有干勁,他們又不是知錯不改,這不是正走在改進的路上嗎?
政事堂的相公們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別看他們嘴上說著要走,現在這種情況只要爹爹不強硬的將他們貶出京城他們肯定不放心離開。
爹爹不著急,不就是去勸相公們放寬心繼續坐鎮京城,他去就是了。
唉,大宋沒了他可怎么辦哦。
半個月后,收到小金大腿碎碎念的蘇景殊神色復雜。
就是說,你們父子倆的角色是不是拿反了?
還有太子殿下,您沒發現哪兒不對勁嗎?官家這是忽悠你干活呢。!
醉酒花間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