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放糧這種事情沒難度,龐太師想著兒l子身上沒一點政績實在不好看,于是就把人塞進了賑災的隊伍里。
龐昱性子直膽子還小不敢搞什么貪墨賑災糧的小手段,欽差去賑災他去監督欽差,事情結束后多多少少也能算他點功勞。
以前總覺得孩子沒本事不是大問題,現在想想,還是得有點用才行。
娃比娃愁死爹啊。
蘇景殊:!!!
陳州放糧?!
衙內,這一趟真的非得去嗎?
龐衙內對接下來的陳州之行很是期待,動腦子的活兒l他干不了,監督欽差讓欽差不能和地方官同流合污還是可以的。
他都想好了,為了避免欽差大人避著他悄悄干壞事,去陳州后他直接和欽差大人住一間房,再去六扇門請個擅長醫毒的捕快當護衛,欽差大人去哪兒l他去哪兒l,務必讓陳州百姓都吃上朝廷的賑災糧。
蘇景殊本來想勸他不要去,但是看龐昱那么期待又忍住了。
也是,他認識的龐昱又不是戲文里的龐昱,既然龐衙內肯定不會干出欺男霸女貪墨賑災糧的事情,讓他去陳州又能怎樣?
去吧去吧,爭取回來后能得到官家的嘉獎,到時候龐太師肯定高興。
蘇景殊拉著小伙伴叮囑了半天,龐昱嗯嗯嗯無腦答應,放心放心,他肯定不干壞事。
賑災刻不容緩,詔書下來后被點到的官員第二天就收拾行李去了陳州,蘇景殊送走前去賑災的司農寺同僚,腳步一轉去了王安石辦公的衙門。
陳州災情和地方官強行攤派青苗錢有關,事情查出來后朝中彈劾王安石的奏疏多到數不清,老王這些天忙的焦頭爛額,連吃飯都是在書房將就著吃幾口。
屋漏偏逢連夜雨,朝中反對派本就不滿青苗法,這下可好,連饑荒都弄出來了。
也是他的疏忽,連京城周邊的意外都沒能注意到,這是有天災催化導致百姓忍無可忍進京告狀,那些沒有天災的州縣呢?會不會有地方官比陳州的官還過分?
雖然陳州大旱已經持續了三四年,但是他已經能猜到那些彈劾他的家伙會把旱災的出現也推到他身上。
華州山崩都能怪他,陳州大旱自然也能怪他。
蘇景殊小心繞開地上散落的紙張,規規矩矩的行禮打招呼,然后退回去把書房的門關上。
老王:???
“什么事這么緊張?”
“王叔父,小侄昨夜心血來潮或許有了破局之法。”接下來的事情得關起門密謀,小小蘇連大人都不叫了直接喊叔,“先說好,不管能不能行,叔父都不能說這主意是我出的。”
官員的人品靠不住怎么辦?責任終身制了解一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