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談論起政事時一談就是一晌,將糧種和賑災糧一同送往陳州不用怎么商量,讓推行新法的官員終身擔責卻不行,沒過多久,兩府三司的大人們就都被召進御書房議事。
然后一群人的表情都變得一言難盡。
這家伙是想在得罪人的路上閉著眼走到黑是吧?
嘀咕歸嘀咕,仔細一想這法子還真不錯。
雖然他們也是官,但是不得不承認大宋的官員好日子過的太久了,如果這次能讓朝堂上下都繃緊神經,他們就是挨罵也值得。
要治理百姓先得治理官員,不把官場整頓好再怎么花心思變法都是白搭。
王介甫先前一直將重心放在財政上,這是掉了兩年的坑終于回過味兒想抓用人了?
立法之患和任人之失都是大問題,解決問題也要分先后,把順序弄顛倒了就是現在這個場面,可惜他們先前都沒往這邊想。
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在回過味兒來也來得及。
他們已經準備好挨罵,趁他們這些老骨頭還能再扛幾年,官家想干什么就干去吧。
老臣們到底還是心懷天下惦記百姓,到他們這個位置虛名已經不重要,只要能讓大宋繁榮昌盛,他們在后世的史書上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可要是一直走下坡路,生前名聲再好也擋不住后世之人瞧不上他們。
商議以老臣們的推心置腹告終,官家感動的眼淚汪汪,再次在“大宋要完”豔ap;ldquo;?譛?入??『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之間來回蹦跶。
肱股之臣們定下接下來要怎么辦后馬上回衙門干活,事關新法還是由王安石主持,老王這會兒干勁十足,迫不及待想聽到鋪天蓋地的罵聲。
臭小子在計劃書上寫了很多鬼點子,他感覺那個先挨罵再澄清就很有用。
正常程度的挨罵很正常,他天天都在挨罵,但是如果忽然之間鋪天蓋地都是罵他是奸佞罵新法害民的呢?
他肯定不是奸佞,新法也肯定不是為了害民,進京趕考的讀書人來自大宋各地,別的地方的學子不清楚新法具體是什么樣,河北、京東、淮南三路的學子還能不知道?
可以說新法有漏洞,但絕對不能說新法毫無可取之處。
如果新法真的毫無可取之處,朝堂上這些官員是干什么吃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就忠出這么個鬼東西?
眼睛長在百姓自己身上,究竟時好時壞百姓自有評判。
叫好聲叫罵聲同時出現說明新法還有改進的余地,而在新法的確有成效的情況下還一股腦的全是罵名,不用想肯定是被有心之人給記恨上了。
如果某件事情的評價鋪天蓋地過于一致,那接下來肯定有人“只有我不這么覺得嗎”來反駁。
讀書人一般都有點自命不凡,別人說的不一定對,他們自己發現的才是被掩埋的真相。
這就好辦了。
老王瞇了瞇眼睛,招來親信準備搞事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