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息不靈通的古代,商人是消息最靈通的群體,戲班子則是傳播消息最方便的群體。
不是所有的戲班子都能在京城有一席之地,大部分都是要走南闖北討生活。
條件好的戲班子可以在城里唱戲,條件不好的戲班子就輾轉于村寨之間,總之有人的地方就有他們。
地方官敢肆無忌憚的攤派青苗錢就是因為百姓不知道政策到底是什么樣,有些官員為了能隨意操控權柄甚至刻意不讓治下百姓知道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
推行新法遇到的阻力如此之大,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真正需要救濟的百姓根本不知道官府的青苗錢到底是干什么的。
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就對癥下藥,送上門來的機會沒有不把握住的道理,等輿論戰打完就去收拾京東、河北、淮南二路的狗官。
括弧,僅限于狗官,盡職盡責的好官該提拔提拔該夸夸,他們好官不和狗官一起玩。
《白發魔女傳奇》后半場將朝廷的立場寫的非常明白,他還把青苗法的實施細則寫進了戲文里,只要聽戲就能明白朝廷制定的到底是個什么政策。
戲文通俗易懂,劇情看起來也毫不費勁,前半出寫喜兒被地主和貪官害的家破人亡后半出寫六扇門和開封府懲惡揚善挽回朝廷的名聲,過審技能點滿。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二大紀律八項注意~
他到現在都能唱《二大紀律八項注意》,可見這種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歌詞戲文有多洗腦,背不住具體內容沒關系,記住調調哼兩句就能把忘了的內容想起來。
想搞信息差糊弄百姓?
那就看看誰的手段更厲害。
蘇景殊在登州的時候搞宣傳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最開始就防備著基層官員欺上瞞下,他沒法把執法記錄儀蘇出來就只能在別的地方想法子。
讓基層官員挨家挨戶講解政策不現實,基層官員自己都可能不知道政策到底是什么政策。
先從州衙的官入手講解政策,確保所有官員都能正確理解政策后再讓他們二人一組散到縣鄉去講解,縣鄉再召集村里代表講解政策,到最基層的時候就招呼全村人開大會。
不需要村里所有人都能明白,只要有半數村民能知道上頭下達的到底是個什么政策就能避免絕大部分的欺上瞞下。
一個人有壞心思兩個人有壞心思,還能一整個村都能壞心思?
百姓不敢和官吏起沖突,政策上說的收兩成利,還錢的時候收到二成他們大概率也就忍了,可現實和宣傳差的太多肯定會有膽子大的到縣衙州衙告狀,一旦有百姓告狀,接下來輕輕松松就能揪出幾條利益鏈。
法子他們登州試驗過了很好用,第一輪青苗錢收回來之后他就把操作步驟詳細的寫下來送到京城呈給官家,官家當時還夸他心思活絡是個聰明官,說是會盡快讓京東、河北、淮南二路的其他州縣也按照這個步驟來宣傳。
結果如何他回京之后已經
親眼看到,顛?葶絔葶湸?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按照官家命令來宣傳的州縣剛剛超過半數。
這個數量和寥寥無幾相比已經很好,但是要知道下達命令的是大宋的皇帝,皇帝親自下令都有近半數官員敢陽奉陰違,皇帝注意不到的地方他們會放肆到什么程度?
所以說,道德是靠不住的,人的欲望還是得由律法來束縛。
既然部分地方官不樂意搞宣傳工作,京城這邊不介意幫他們把活兒干了,他對那些即將在官場上走到頭的家伙向來很寬容。
這年頭沒有電視網絡,朝廷的邸報和民間的小報倒是可以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