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蘇語不驚人死不休,聽的老蘇沒忍住又給了他一個腦瓜崩。
不會說話就別說話,不說話沒人把他當啞巴。
蘇景殊訕訕笑笑,縮縮腦袋捂住嘴,乖的不能再乖。
雖然他爹和歐陽公只差兩歲,但是倆人站在一起的確像兩輩人。
看他們兄弟三個就知道他們爹也是個心大的,遇到事情首先從別人身上找毛病,有火當場就發絕不內耗自己,比起內耗他們家人更喜歡外耗別人。
平時有錢有閑,又有清心省事的兒女和才貌雙全的妻子,心態還如此美麗,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很正常。
歐陽公那兒就不一樣了,官場起起落落起起落落,慶歷年間被貶后在地方輾轉十多年,再次被召回京時頭發都白了。
回京后也沒消停過,不是這兒出事就是那兒出事,文臣內斗耗心耗力,就算位列宰執也不能掉以輕心。
勞心勞力的活兒最消耗生命力,歐陽公還一身病痛,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也很正常。
倆人一個顯年輕一個顯老,可不就看上去像兩輩人。
蘇景殊煞有其事的在旁邊辯解,他不是嫌棄親愛的爹爹比不過別人家的爹,他是在夸爹爹年輕,縱觀整個京城,誰家爹五十多歲了還能像他們家爹爹這么年輕有活力?
爹爹的日子多好啊,無事一身輕,路見不平提筆就噴,天知道他有多羨慕這種生活。
可惜他過不上。
老蘇皮笑肉不笑,“你要是實在想過這種生活,爹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蘇景殊立刻改口,“我還年輕,再過幾十年就追隨爹的腳步。”
也許不用幾十年,什么時候被貶到山溝溝里他就接上老爹陪他一起去下鄉改造。
親父子!同進退!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蘇洵白了他一眼,嫌臭小子在旁邊耽誤他辦正事兒索性將人趕去門口站著。
眼不見心不煩,再在他眼前晃悠就不是兩個腦瓜崩那么簡單了。
蘇景殊老老實實去門檻上蹲著,托著臉看他爹忙里忙外。
這些事情平時都是娘和姐姐管,看爹手忙腳亂的準備節禮還怪好玩的。
蘇洵:……
總感覺臭小子是在心里編排他。
父子倆各自在心里嘀咕,不說話效率高,待會兒要帶的東西很快就收拾妥當。
上門做客要帶禮物,眼下馬上要過年,老蘇準備的說是禮物其實更像年貨。
歐陽修家里幾個孩子還沒他小兒子大,能忙活家長里短的長子長媳又為了避嫌離開京城,雖然還有個薛夫人在主持中饋,但是先前那檔子事兒是薛夫人的堂弟搞出來的,家里的氛圍或多或少要受到影響。
之前過節前他也曾去看過,怎么說呢,冷冷清清沒有一點過節的氣氛,連家里幾個孩子都不敢隨意打鬧了。
蘇洵點好禮單,將不省心的小兒子拎到跟前耳提面命,
“待會兒不許說朝堂之事,大事小事都不能說,尤其是你那些戲本子,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