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今天砸多少明天就讓他賠多少。”狄青冷笑一聲,“看看他干的都是什么事,出兵的命令是他下的,李信等人打了敗仗回來又把罪名都推到出戰的將領身上,合著全天下就他李復圭清白。”
隸屬于州縣的武將出兵需要文臣下發陣圖,雖然如今可以不用按照陣圖作戰,但是東西得有,那是武將合法出兵的憑證。
李復圭可好,下令出兵的時候把陣圖發下去,麾下武將打了敗仗又把陣圖收回來說沒發過,武將的命都不是命是吧?
拿著陣圖都逃不掉背鍋的下場,沒有陣圖還能得了?
狄青看著查出來的東西就來氣,武將畏戰見死不救該罰,明知不是開戰時機非要率軍出擊也該罰,李復圭可以把罪名一條條列出來然后將他們下獄,但是不能為了遮掩他的無能直接將所有參戰的武將全部下獄處死。
西夏又不是第一次在邊境線上建堡寨,他們大宋也沒少借堡寨把邊境線往前推,幾十年來都是這么斗智斗勇,大不了就是推平堡寨哇呀呀開戰,就沒見過誰打輸了惱羞成怒去殺對面的老弱婦孺的。
這會兒不滿嘴的仁義道德了?這會兒不死守他們的風骨他們的斯文了?
西夏這幾年內斗的厲害,上頭的貴族不把士兵當人看,已經有不少黨項人偷偷歸順大宋,這時候拿老弱婦孺開刀他們還怎么用懷柔之策歸化黨項部落?
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上策,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辛辛苦苦干了好幾年,一朝所有努力全白費,他沒直接砍了李復圭都是這兩年修身養性成效卓然。
有這么打仗的嗎?啊?有這么打仗的
嗎?
狄大元帥正罵著,副將孫威腳步匆匆過來,“元帥,又出事了。”
他們趕到慶州之前李復圭又派人去偷襲西夏的堡寨,上次西夏堡寨防備不及時讓他屠了好幾座寨子,這次梁乙埋提前設了伏兵守株待兔,金湯城剛傳來消息,李復圭派去的兩千士兵大敗而歸。
狄青:???
“他屠一次不夠還想屠第二次?”
蘇景殊也聽傻了,見過黑心的,沒見過心這么黑的,他只能看到對面的老弱婦孺看不到對面的兵嗎?
狄青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立刻下令讓環慶、鄜延、秦鳳、涇原各路的都監、都總管、巡檢、鈐轄等軍官到慶州來商討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戰事。
李復圭比他想的還要愚蠢,事情徹底沒有回轉的余地了。
“從慶州到京城八百里加急也要兩天兩夜,再給官家留一天商量的時間,咱們至少要五天才能收到官家的回復。”
梁乙埋號稱十萬大軍,時間不等人,等到官家回復再開始防備黃花菜都涼了。
狄青留下三百士兵看守州衙便直奔城外軍營,太多士兵在城里來來往往容易讓百姓人心惶惶,還是讓他們繼續猜測州衙哪個官犯了什么事兒吧。
蘇景殊也沒閑著,到軍營后就開始算沿邊各路的糧餉能撐多久。
當過元帥的都知道轉運司給的數據不能信,轉運司說能供應半年,實際上可能是七個月也可能是五個月,全看負責計算的官員謹慎還是怠慢。
轉運司報上來的數據不能全信,還得再算一遍才能心里有數。
蘇景殊:打仗的時候連自家人都不能全信,不愧是大宋。
好在西夏平時就經常擾邊,西北各州防備的緊,小打小鬧西夏討不到好處,大打大鬧同樣也討不到好處。
邊軍將士應付西夏的小打小鬧問題不大,但是隔三差五就有馬匪過來騷擾也夠煩人的。
所有人都知道那些馬匪換張皮就是西夏兵,可只要他們不穿軍裝就沒法以此為由向西夏發難。
騎兵來去如風,打也打不著追也追不上,惹得西北各州的將士都憋著火氣,有馬的都鉚足了勁兒練習騎射要把那些討人厭的馬匪抓起來塞進俘虜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