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什么,梁掌柜去世了”陸雩滿臉愕然。
“是的,我們也沒想到,聽聞他是失足摔進了井里,溺死了。先生,您是來交抄書稿的嗎這邊可以由我代勞。”書鋪店伙見他一身書生打扮,便先入為主地以為陸雩是來送抄書的。
“不算了。”
陸雩一路恍惚地走出書鋪,看著上邊掛著的幾縷白凌,捏緊手中稿子,長嘆一口氣。
真是生死無常啊。
誰能想到前幾日還活生生的梁掌柜,今天就離開了人世。
這讓他再想送稿子,都不知道給誰送。
直接拿給汴梁書店的伙計,顯然并不靠譜。
陸雩就這樣一路回到家,把書稿重新放入柜中鎖好。他想之后要是有人來尋,他就把稿子給對方。
如若無人就證明梁掌柜口風嚴實,確實沒有把他的真實身份透露給其他人。
如此,梁掌柜這一死,世間就再沒人知曉斷骨嗜情的作者直男是他陸雩。
省會考院,這幾日燈火通明。
由劉學政領頭,數十名官員正在其中審批試卷。
此次考試是從童生中選取秀才,而秀才,已經算是初步踏入科舉之路,涉及時政,考核難度不小。
像四書五言六韻這些千篇一律的內容,劉學政和諸位考官往往都是一掃而過,就判定評分。
唯有詩帖和時策墨義,是需要經過最少三名閱卷判官審閱。如有爭議,則需要交到劉學政那里查驗。
“學政,你看下這張卷子。”一位閱卷判官皺著眉頭起身將試卷放在他身前。
劉學政瞇著眼看了會,只見“浮費彌廣”這一題目后的內容,下意識贊了句“這字不錯。”
旋即就開始凝神細觀。
這越看,越令劉學政心驚肉跳。
那些征稅政策,就是他都不知。仔細深入一想,確有道理。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且創意絕佳。
那名閱卷判官恰巧是富商之一,看到這道題目便非常憤怒道“學政,這名學子的想法實在太冒進,太大膽了若是宣揚出去,將會引起眾怒。”
“我看不然。”劉學政道,“此子有大智慧。”
再看他前面一列列答得整齊的題目,幾乎可稱完美。
深夜閱卷結束后,劉學政直接把這張卷子放在了最上方。
發案那天,陸雩和季半夏身在祁縣。
因為是一大早就發案了,他們沒有過去,而是派了青耳前一天就住在省會打聽。
院試發案人來人往,場面喧嘩得不行。
縱使是青耳的身手,也差點被擠出去。
等待布貼的時間里,周圍人正在閑聊。
“我猜此次張榜案首定然是云淮縣的顧川凌。”
“顧川凌才高八斗,神童名聲在外,無人不知,無
人不曉。”
“那也未定。顧川凌的年紀還太小了些,他今年才十五歲。依我看,翰墨書院的勝率也有。聽聞他們書院近日也出了一些個才子。”
“翰墨書院在何地我為何從未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