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不敬說,“師弟,平日里,咱們師父最是疼你,更將咱們巴山劍派的絕學瀟湘九劍口訣傳授與你,如今師父有難,是你做徒弟的盡孝道的時候了。更何況,如今你背了人命,再不走,天一亮,咱們就走不成了!”
孫不平不肯答應,瀟湘客也惱火,這兩個徒弟,不讓人省心,于是從懷中掏出了掌門令牌,道:“你們不要爭了,不平、不敬,你們二人誰送我去天上,將來我百年之后,這巴山劍派的掌門之位,便傳給誰。”
他一時口誤,將“天山”說成了“天上”。
唐不敬、孫不平聞言,紛紛拔劍向瀟湘客刺來,“我來送你一程!”瀟湘客已是重傷,見此情景,躲閃不及,兩柄長劍透胸而入,登時氣絕。
唐、孫二人愣在原地。
“師弟!”
“師兄!”
“你怎么把師父殺了?”
“明明是你的劍先刺進去的。”
“不對,是師父讓咱們動手的,咱們這是師命難為,奉命行事,不對嘛?”
“有道理。”
唐不敬道:“那么說來,咱們巴山劍派掌門之位,應該由我來做咯?”
“憑什么?”
“剛才你說的啊,是我的劍先刺進去的,師父也交代了,誰先送他去天上,這掌門之位就讓誰做。”
孫不平說道:“你先刺的不假,但你的劍刺的是肩胛,我這一劍刺的是胸口,真正斃命的是,應該是我這一劍。”
兩人各懷鬼胎,都想要奪巴山劍派的掌門之位,唐不敬嘆了口氣,說了句,“也罷,如今師父剛死,咱們應該以大局為重,這掌門一位,我就不跟你爭了。”
孫不平道:“承讓!”說著,俯身去瀟湘客手中去取那掌門令牌,忽然,孫不平覺得胸口一痛,一柄長劍從后心刺入,劍尖兒從前胸透出。
“師兄,你!”孫不平目瞪口呆。
唐不敬雙目通紅,說:“孫不平,你欺師滅祖,殺死師父,今日我殺你,乃替天行道,替師報仇!”
鮮血從孫不平胸口汩汩流出,孫不平指了指唐不敬,張口卻發不出任何聲音,仰面跌倒,死尸倒地。
正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唐不敬將掌門令牌收在了懷中,又取過孫不平懷中的銀子包,以長劍在地上刻下一行字,“殺人者,蕭金衍是也!”
他雙膝跪倒在瀟湘客尸體旁,暗自發誓道,“師父,您放心,我這就動身前往天山,請您的把兄弟出山,殺死蕭金衍,替您報仇!”說罷,他站起身,將柜上燭臺打翻,頃刻間,客棧內著起火來。
忽然,他記起了一件事,又將“殺人者,蕭金衍是也”幾個字刻在店外的柱子上,連夜出了揚州城。
這位巴山劍派少俠,一念之間,墜入無間地獄。
出城之后,趁天未亮,找個破廟休息,剛一閉眼,就覺得瀟湘客、孫不平鬼魂縈繞在腦海之中,嚇得渾身冷汗,猛然睜眼,只覺破廟之中,陰風吹過,如同鬼泣。
一陣鈴鐺聲響起。
黑暗之中,他覺得有一雙眼睛在暗中盯著他,令他毛骨悚然。他將長劍橫在胸口,對著廟門外,喝道:“什么人,鬼鬼祟祟?”
聲音在空曠的破廟中回蕩,廟外無人應答。如此一來,唐不敬更不敢入睡,提劍跑出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破廟,發瘋一般狂奔了十幾里路。
無論跑到哪里,他總覺得有人跟在他身后,清脆的鈴鐺聲,時遠時近。可駐足觀瞧,卻又找不到對方,心中愈發驚懼。
恐懼到了極點,便是憤怒。
唐不敬憤怒了,他決定不再逃跑,站在曠野中,厲聲道,“你是人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