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箭仙隕落之后,大明軍隊占領了此城,改名響箭郡,與西楚分邊而治。為鞏固權力,太祖對外稱箭仙是染重疾暴斃,又將死去的箭仙追封為“車渠公”,將后人迎入京城受封,兩支不肯歸降的旁系,遭到了殘酷的鎮壓,一支遠遁東夷,一支去逃離西域。
之后幾百年,大明疆域不斷西擴,直到二十年前,隱陽十九州并入大明,大明與西楚才確定了以橫斷山為界的疆土。
不過,響箭郡騎射的傳統卻保留下來,當地的百姓,自幼就學習騎射,據說在村口賣菜的老太太,都是箭術的高手。
為紀念箭仙,響箭郡每年都舉辦射箭比賽,朝廷也樂得于此,后來改名為羿箭大會,三年一次,在比賽之中獲得名次者,都會直接進入軍方,甚至三年一屆的頭名,朝廷會破格提升為游擊將軍,隸屬風林火山四營中火字騎兵營。所以,“響箭部”在征西軍之中,也算一股不小的勢力。
還未到響箭郡,便已看到許多背負長弓的人紛紛進城,城頭之上,懸著一張巨弓,據說是當年箭仙所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故事,當年武宣出兵攻打車渠,這位箭仙站在城頭,于十里之外一箭取敵軍統帥首級,嚇得武宣直接退軍。
遇到難得一見的盛事,通關文書辦得極慢,商議之下,糧隊決定在響箭郡休整三日,等羿箭大會之后再出發。
響箭郡城門之外,有個靶場,豎著兩塊靶,一個五十步,一個百步。這響箭郡有個規矩,入城之人,都有一次機會射箭,若中五十步靶,關稅、城門稅減半,若中百步靶,則費用全免。
車隊中有不少習武者,都選擇了試射。蕭金衍取來箭弓,遞給箭公子道,“四寶,來露一手。”
箭公子接過,不知是故意藏拙,還是不擅這有形之箭,引了兩次,都沒有拉開弓,便放棄了。
趙攔江道,“我來試試。”
說罷,他將上衣一脫,上半身露出精壯的肌肉,眾人見他持箭而立,不怒自威,頗有氣勢,紛紛駐足觀瞧。
趙攔江深吸一口氣,猛然用力。
弓滿如月。
眾人紛紛喝彩,“好身法!”
啪!
弓弦斷裂。
弓背彈回,正中趙攔江鼻子,頓時鮮血直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