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隱陽城,宋神龍天不怕地不怕,就連知府大人都不放在眼中,唯獨害怕兩人,一個是城主李仙成,另一人便是皮貨店的徐掌柜。
這位徐掌柜其貌不揚,生意買賣也不怎樣,每日見到人都是一副樂呵呵的表情,但他卻知道,此人手段通天,而且在隱陽城有一股強大的勢力。只是,他們勢力與神龍幫并無業務沖突,兩人之間也井水不犯河水,一直相安無事。
當宋神龍聽說這件事與李記陳釀有關時,也特意留了個心思,決定不去動這家鋪子。劉三入行晚,這幾年與新來的知府走動頻繁,宋神龍也懶得去警告他。
未等姚軍師回答,宋神龍神色凝重道,“城南朱雀坊李記陳釀,不能碰!”
“為何?”
“誰碰誰死。”
……
劉三爺在神龍幫碰了釘子,憋著一肚子火。他劉三爺在隱陽城橫行多年,何曾受到過這種羞辱,而且還當著這么多人面,若是傳出去,以后還怎么在隱陽城混下去?
神龍幫不管,他跑到青龍坊與他的拜把子兄弟曹德財商議。畢竟對付城內私釀的小作坊,是曹德財的主意。曹掌柜因為酒窖失竊之事,火氣也大,聽到這件事,帶著劉三去了曹知府衙門口告狀。
曹之喚一聽,更是怒不可遏,如今宇文大都督即將來隱陽巡察,竟有人公然做出擾亂隱陽治安之事,這分明是對朝廷心存不軌,甚至還可能是西楚派來的諜子在搞事。
“公然違抗官府命令,販賣私酒,罪不可恕,毆打朝廷官員,罪加一等,來人,點齊三班衙役……”
師爺苦著臉道,“老爺,您也不是不知道,咱們的差人,要調動得先經過城主府。”
曹之喚一聽就氣餒了,他這個知府上任以來,處處受制于城主府,起初還頗為不滿,然而有一年李仙成過壽,城主府邀請曹之喚赴宴,宴后,李仙成請他參觀了后宅私藏的“京觀”之后,這位知府大人嚇得大病一場,徹底打消了與城主府對抗的念頭。當然,城主府事后也送來了一大筆銀子,叮囑他安心“做官”,他這位知府就被徹底架空了。
曹知府忽然心念一轉,“那就速通知守備大人,說城內發現西楚諜子行蹤,請他們速調派人手,前往朱雀坊捉諜!”
隱陽歸順大明時,城主府保留了五千義從,所以城內有兩支軍事力量。
五千義從是隱陽本地募集的私兵,聽從城主府調遣,只對城主負責,就連知府衙門也無權調動;另一支便是隱陽守備軍,共計千人,分領駐城營兵、軍務一事。
按大明朝官制,軍政分家,知府無權調動守備軍。前任守備將軍酒后中風,新任守備是從征西軍調撥過來,是宇文天祿嫡系,對這位曹知府動輒稱自己為宇文大都督“門生”很是反感,看到曹知府函文,便知道他這是想要踢皮球,一捂腦袋,說頭痛的緊,回去休息了。
劉三爺接連受挫,差點沒悶出內傷,這口氣要出,一定要出,哪怕是花錢,也得把面子找回來。走投無路之下,曹德財給他推薦了城南“斧頭幫”的陰老大。
陰老大出身黑道,心狠手辣,手底下養著幾十個打手,而且認錢不認人,聽劉三爺出銀三百兩,向他借人之時,二話不說,將手下三十名最能打的弟兄,交給了劉三爺。
人馬點齊,劉三爺見這些漢子個個身強力壯,手持斧頭,面露兇光,心中頓時了有了底氣。他帶著眾人,吆五喝六,路上行人見狀,紛紛躲避,擺攤的商販,動作稍慢的,攤子都被這些人掀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