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騎快馬從隱陽城出發,分別將趙攔江奪回隱陽城的消息傳了出去。李先忠率領五千白馬義從,還有收編了李仙成的私兵,分為三撥,繞隱陽外城駐扎,在隱陽城外挖壕。
除龍泉城外,其余十七城的城主,都回到了自己城池,部署兵馬。趙攔江并不放心他們,每個城池又派了十幾名帶來的風字營的征西軍,前去督戰。
雙峰山上。
梁遠志與拓跋牛人的兵馬已對峙了三四日,洪水退去之后,兩軍中間多了一道天然的灘涂,這幾日來,幾乎每隔兩個時辰,北周軍便試圖與強行通過灘涂,弄得梁遠志頭疼欲裂,疲于應對。
地勢險阻,北周每次進攻,都是淺嘗輒止。
但梁遠志卻不得不打起十二分功夫來應對。
如此幾日,征西軍叫苦不迭。
看你打還是不打,一旦開打,馬上就退,征西軍又不敢追。若不抵抗,鬼知道這一波會來多少人,沒有人敢冒戰這個險。
拓跋牛人想要的,就是明目張膽的佯攻,疲兵戰術。
比人數,北周軍占優。
比主帥,北周軍占優。
比補給,征西軍每個人只帶了三日口糧,這幾日困在山中,幾乎將山中樹皮、草根一切能吃的東西都挖出來,與糧食、炒面混在一起食用,以期能撐更多的時間。
還是北周軍占優。
要是這樣下去,用不了十天,征西軍不被累死,也會被餓死。
就在這時,梁遠志收到趙攔江奪回隱陽城的消息,心中大定。趙攔江已派出兩千隱陽義從,前來接應,連忙吩咐下去,命令征西軍就地休息,入夜之后突圍。
拓跋牛人感應到了,隱陽城有大事發生,卻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整個下午,派出了三撥斥候前去隱陽打探消息,然而這三撥人都一去不回,如同人間蒸發一般。
一名屬下進來稟報,“大元帥,我們的人在隱陽城外看到一名可疑之人,懷疑是明賊的諜子,所以將他帶回了回來,請大元帥發落。”
“帶進來,我有話問他。”
不多時,一名身材不高,腸肥肚圓的中年人被帶到了拓跋牛人面前,一邊走,一邊喊冤,“我冤枉啊,我這是迷路了,不是奸細!”
來人正是柴公望。
這位倒霉鬼,載著金銀細軟,還有一些孤本善本,走上了流浪之路。
柴公望心中懷著夢想,這一車東西,若將來到了京城,前來拜訪求見的人,還不如過江之鯽?那時候,名聲有了,財富也有了,搖身一變,又是一條好漢。
可惜造化弄人。
一出隱陽城,柴公望就迷了路,不去東進,反而趕車向東西,走到了北周軍布防的范圍之內,自然而然的,這位前城主的幕僚長,成了北周軍的階下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