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名為斷頭坡。
斷頭坡地勢東高西低,一旦占據東邊,對騎兵沖刺十分有利。當年,李秋衣就是在這里,以三千騎兵破鬼圖族三萬步兵,并一刀斬落鬼圖首領頭顱,才有了斷頭坡的稱呼。
梁遠志見北周騎兵已落好陣型,厲聲道,“布盾陣。”
數百名盾牌手一字排開,建成了一道盾墻。這種盾牌,以荊藤為主,內鑲嵌鐵片,以減輕重量,底部有活扣,一旦打開,可以插入地面,形成一個坡度,從而增強了盾墻的穩固性。
每個盾牌手身后,兩名長矛手將長矛從縫隙中探出,若是以往,火字營弓弩手、弓箭手也是標配,如今火字營被留在雙峰山斷后,形勢十分不妙。
無數鐵蒺藜撒在盾牌手身前十幾丈處。
北周戰馬腳底有鐵掌,這種鐵蒺藜用處不大,但如今形勢危急,也顧不得這么多。
一定要擋住第一撥攻勢!
越是危急時刻,梁遠志越要自己保持冷靜,他已傳令后方,六人一組,迅速組成梅花陣型,向前排移動,并隨時關注敵軍的側翼沖鋒。
號角聲響。
第一撥數百騎兵,開始沖刺。
斷頭坡上,大地震顫。
梁遠志拔出長刀,道:“征西軍,死戰!”
眾人齊聲道,“死戰!”
斷頭坡上,滿是肅殺氣氛。
眾人眼神之中,露出堅毅的神色。
為了大明,為了家人,為了活下去。
死戰!
……
隱陽城。
在李先忠等人協助下,趙攔江很快控制了隱陽局勢。李仙成在隱陽城不得人心,稱帝之事早已成了鬧劇,除了李人杰不知所蹤外,滿府上下十幾口,都被誅殺。
趙攔江得到斥候傳來消息,梁遠志征西軍在斷頭坡被困,情況危急,當機立斷,命令李先忠召集三千白馬義從,加上征西軍三百人,率軍支援。
隱陽城只留下兩千白馬義從守城,由李先忠坐鎮隱陽。至于李仙成那一萬多私兵,趙攔江不能用,也不敢用,讓李先忠派人接管,在隱陽城外待命。
出城之時,李不凡從人群之中沖了出來,對趙攔江道,“城門卒李不凡請戰!”
趙攔江見過他,知他與蕭金衍有些交情,于是道,“你的職責是守住城門,不是去前線殺敵!”
李不凡卻道,“不上陣殺敵,又怎能算得上隱陽男兒!”
趙攔江見他意志堅定,道,“會騎馬嘛?”
“你這不是侮辱人嘛?”李不凡道。
“少啰嗦,上馬!”
城門打開,三千騎兵出城。
李先忠道,“趙將……城主,帶他們活著回來!”
趙攔江聞言渾身一震,感覺到身上壓力驟增。當年他還剛當上游擊將軍時,卸任的老劉頭,曾經也跟他說過類似的話,可是橫斷山一戰,幾乎全軍覆沒。
這也是他一生最后悔的事之一。
正因為如此,當征西軍放回太子項時,他一時大怒,暴打上司后離去。
趙攔江望著李先忠,道:“我會帶他們回來的。”
……
尸山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