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七十二諸侯亂戰。橫斷山以西的土地之上,當西邊最后一名天人境的五谷道尊被書劍山的劍修斬殺之后,草原上九大部落陷入混戰之中。
在這場亂戰中,踏雁氏由一個不起眼的、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部落,逐漸發展壯大,利用三代族人,逐漸統一了橫斷山以西的大草原,建立了赫赫威名的踏雁王庭。
在常年與各大部落斗爭中,踏雁氏逐漸養成了尚武的精神,從以游牧為主的部落,發展為以農耕為主、貿易為輔的小國。經過兩代修養生息之后,農耕制度的優勢也逐漸體現出來,暴增的人口、充足的食物,讓踏雁氏逐漸強大起來。
一百年后,踏雁氏第五代首領年輕時來到中原學藝十年,路經長安城,在見到長安盛景之時,為之驚嘆,回去之后,遂依長安模樣,建立了西京城,并依照盛唐時的規制,結合草原現狀,進行改革,帶頭改穿漢服,建立三庭六部制,推行科舉、學習漢家文化,同時,將踏雁王庭國號更改為大楚。如今大楚,橫斷山以西、穆勒山以西,依舊是草原游牧文明,而以西京為首的北部、西部則逐漸有了城市文明。
不過,由于為推廣漢化而帶來的妥協,也導致了大楚國長期以來部落王庭和封建領主兩大勢力之間的沖突不斷,而楚國皇帝則依靠皇室血統維系著兩大勢力之間的平衡。
蕭金衍抵達西京時,天空中下起了鵝毛大雪,將整個西京籠罩在一片朦朧雪白之中。
蕭金衍也感到驚愕不已。
整座西京城巍峨壯觀,無論城墻、甕城的設計,還是街坊的布置,都與長安城有七八分相似,這讓曾游遍天下的蕭金衍覺得仿佛回到了中原一般。布達十分興奮的跟蕭金衍介紹這座城池的由來,自豪道,“我們大楚上京城建立數百年來,從未被正面攻破過!”
上京,是楚國人對京城的稱呼。正如北周也將他們都城稱為上京城。
在遞交文書之后,一行人入城。
各大部落在西京城中,都有部落會館,古邦族的會館,就坐落在皇宮以北的三條街道之后,他們早已得到消息,族長之女太陽之心將于近日抵達,提前在門口等候。
古邦會館帶頭之人是個年輕人,穿著西京流行的漢服,皮膚略黑,舉手投足之間透著一股威猛氣勢,見到阿里、布達兄弟,連上前擁抱,互相寒暄。
待介紹到蕭金衍時,那人握住他手,向胸口一拉,行撞胸禮,道,“你便是蕭金衍?聽族中人說,月亮節之上你武功很厲害,有機會切磋一下!”
蕭金衍覺得他手上勁頭十足,兩人才認識,就已運起了真氣,也毫不示弱,以弦力將他真氣卸入地下。
那人一愣,吃了個暗虧,旋即松開手,哈哈大笑,“我叫果巖,因為我五行缺水,所以起了個漢名叫李沙漠,在上京城內,我們都用漢名。”
蕭金衍心說就算你缺水,起個沙漠的名字,也解決不了問題啊,不過,他遠來是客,不方便對主人名字評頭論足,只是微微一笑。
“你們楚人都用漢姓嗎?”
李沙漠道,“也都是胡亂叫的,在西京城,除了不能姓才楚,其他姓氏隨便取。”
布達也笑道,“果巖是我們古邦族中最硬的石頭,也是古邦族內最厲害的勇士,如今在上京城中,很有名氣!”
李沙漠道,“布達兄弟,頭一次來上京城,不也起個時髦的漢名嘛?”
布達卻搖搖頭,“草原名字挺好的,我可不想因為這個,回到家中跟阿爹大吵一架。”
雖然只是一個小細節,蕭金衍注意到,西楚國人對中原文化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李沙漠來到太陽之心馬車前,十分恭敬的行禮,道:“請準王妃入會館歇息,成賢王府已得知您抵達京城的消息,準備明夜在獅子館設宴款待。”
太陽之心在婢女攙扶之下,緩緩走下了馬車。
一路上,蕭金衍雖同行護送數日,極少與太陽之心見面,今日她穿了一身古邦族服裝,以白紗蒙面,走到蕭金衍身旁,淡淡說了一聲,“多謝蕭大俠一路護送。”
蕭金衍點頭示意。
太陽之心也未作停留,徑直向會館之內走去。
古邦會館占地面積頗大,由七八個院落相互串聯而成,后面三個院落是給太陽之心準備,中間三個則是會館中辦公所用,前面則是宴廳、客廳及客房等。
李沙漠道,“蕭兄一路護送有功,成賢王有交待,明日夜宴請務必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