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洞天!
東方暖暖目光中露出一股志在必得的自信。
蕭金衍心中奇怪,東方暖暖年紀不大,又是如何知道水月洞天與這無名神槍的秘密?
東方暖暖道,“當年張本初誤入水月洞天,觀石壁之上的武經,一夜之間入通象,成為五百年后繼陸玄機以來武學第一人,這等奇遇,可算是百年難遇了。”
“那你又是如何知道?”
“實不相瞞,張本初本名張富貴,后改名本初道人,他是我摩教的創始人,后來摩教內部矛盾,分為光明神教與幽冥神教,算起來,他也算我們的祖師了。他曾經詳細留下著述,記載了當年在水月洞天中境遇。只是,當年他手中并無無名神槍,只能進入第一洞天。”
蕭金衍恍然,原來本初道人還有這個身份,只是時間久遠,?已無人提及了,他望著四處一片汪洋,問道:“有水、有月,那洞天何在?”
東方暖暖微微一笑,轉動無名神槍。轟隆聲起,兩人所站立之處,人竟緩緩向水底沉了下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兩人落入一處洞中。
石洞約三丈大小,石壁之上光滑如鏡。本是在地下,但抬頭一看,月掛中天,似乎整個石洞如透明一般。
“這就是水月洞天?我看也沒什么特別。”
東方暖暖一指遠處,“那邊才是。”
“狗洞?”
東方暖暖笑著說,“先鉆過去再說。”
說罷,東方暖暖向前邁步而行,蕭金衍緊隨其后,看似在三四丈遠的一處洞口,然而他每走一步,只覺他與那洞口距離竟無改變,不由驚奇。
東方暖暖沒有停下,邊走邊道,“這便是縮丈成寸了。你看此處并不大,但真要走到盡頭,怕是沒有個把時辰不行哩。”
兩人又走了一炷香功夫,距那洞口才近了一尺左右。
“武功躍出三境之外,可以改變空間、時間的規則,此處水月洞天便是這個原理,其實,寸、尺、丈與我們而言,只是相對的,就如時間一般,也是相對于人間來說。正所謂,山中一日,人間一年,正是這個道理。世間有些人,掌握了這種規律,便可入陸地神仙之境,朝在昆侖、夕在泰山,在我們眼中是日行萬里,而若身如他們,只是時間變慢了而已。”
在沙坪峰離火洞天之內,蕭金衍被困其中,與本初道人雷相法身相處了幾個春秋,等離開離火洞天時,才不過是片刻光景,正印證了東方暖暖這番理論。
“這也是本初道人寫的?”
東方暖暖道,“正是,據書中記載,他在洞天之內住了三個月,等出來之后,才發現不過一日。只是覺得太過于離奇,所以對外只稱一夜入通象。”
目測三丈的距離,兩人走了將近半日功夫,等回頭再看,發現石洞變得碩大無比,堪比蒼穹!
原先不過一尺大小的石塊,此刻竟如一座大山,而他隨手放上面的一塊石子兒,則變成一塊數丈高的石塊。
蕭金衍心中生出一股恐懼感。
東方暖暖又道,“不必驚慌,石頭還是石頭,只是我們變小了而已。”
“變小?”
“或者說,我們依舊是我們,只是隨著時間推移、空間移位,測量的標準和方式發生了改變。”
終于來到蕭金衍所說的“狗洞”之前。
一個三十余丈高的巨型石門,矗立在兩人眼前。此刻,石壁并不是光滑如初,而是粗糙不堪,上面還有粘稠狀的黑青色的物體,隱約在流動之中。
蕭金衍一生見過無數奇怪的事,依舊被眼前所見震撼了。如此巨大的石門,就算是將鬼樊樓的工匠們請來,也未必能做的出來吧?
更令他震驚的是,石壁之上,有文字若隱若現。蕭金衍一眼就認出,這上面的文字,與他懷中山河氣運圖的文字如出一轍,只是形狀卻并不相同。
只要對形狀或輪廓的描述還被人間已知的三個維度束縛著,以蕭金衍的認知,無法生動和形象的描述這些文字。正如張本初所說,他們本是存在于另外一個維度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