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金陵,先調查這件事,然后順手解決嶺南劍派之事,有人想讓我死,我當然也不會讓他們好過。”
……
金陵李家,三房。
李小樹在書房內靜靜聽完了管家李如恭對此事的匯報,問,“李傾城沒有殺他?”
“沒有。”
李小樹道,“終究心腸還是不夠硬。”
“我已派人將龍飛天保護了起來,說不定會派上用場。”
對于李如恭的能力,李小樹還是十分放心的,當年在若干家仆之中,將他提拔起來,正是看中了他行事縝密,滴水不漏,而且還能比人更想多一層。
長房、二房的管家,都是自幼長在李家,受李家家規影響頗深,做事忠于李家,而不是忠于某人,李如恭就不同了,他在家族之中沒有根基,又遭到其他族人排斥,對李小樹死心塌地,所以處處維護李小樹,更關鍵的是,他不會武功。為人雖然貪財一些,但人誰又沒些缺點呢?
李如恭又道,“少爺最近在打聽嶺南劍派的藏身之處。”
李小樹嘆了口氣,道:“他與那李傾城走得太近了,將來若是鬧翻了,終究會怪我。”
“老爺所作一切,都是為了他好,想必他能明白老爺的一番苦心的。”
“但愿如此。”李小樹道,“對了,想辦法透露給他,也告訴嶺南劍派的人李傾城的行蹤,送給李傾城去殺。”
……
二房的李小草聽完李如順匯報完今日所見,搖頭道,“李傾城辦事,還是有些不妥當。”
李如順道,“老奴看來,三少爺年輕,有些血氣,也是不錯的。”
李小草點頭,“也是這個道理。我那兩個兒子,在官府當差久了,一個比一個老成。”
李如順笑道,“人人都說,少卿少爺穩重,頗有老爺之風啊。”
當爹的聽人夸兒子,哪有不高興的,口中卻道:“年紀輕輕,心機太重,也未必是好事。”
李傾城在隱陽商道遇刺之事,府內上下早已傳遍,但以李小花當仁不讓護短的性子,早應該派人追查了,可不知為何,這些日子來,他卻如沒事人一般,并不怎么上心。
“當年老三跟長房爭家主之位落敗,這些年來明爭暗斗,也不知交手多少次,李傾城這次遇刺,多半與他有關,如今大祭祖在即,怕他又不甘寂寞,要惹出幺蛾子來。”
李如順道,“精明不過老爺。老爺經營官場,不問家族之事,明哲保身,大老爺、三老爺都拉攏你,反而最是舒坦。”
“怕也不怎么舒坦。”李小樹道,“昨日,老三找我喝酒,言語之間頗多試探,今日在亭子里遇到長房,不經意就提起了我與老三喝酒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事,這兩個家伙,一個比一個精明。”
“老爺是說,三房里有大老爺的人?”
“又豈止是三房?老大啊,猜疑心重,論武功雖然最高,但三房之中,以老三賺錢能力最足,李家十六支中受他恩惠更多,想必暗中早都已投靠了老三。昨日喝酒時,他也向我暗示,會在祭祖那日有大動作。”
“那老爺傾向與哪房?”
李小草道,“太平之時看經濟,亂世當看拳頭,更何況,長房當年有幫陛下的情分,當你看明白這個道理,屁股往哪邊坐,也就明白了。對了,少卿快回來了吧?”
“前不久托人稍信,說不幾日就趕回來。”
“不急,告訴他,讓他慢點。”又補充道,“越慢越好。”
李如順應是。
李小草又道,“對了,支點銀子出來,讓《曉生江湖》、《金陵八卦》寫點好點的文章出來,我那侄兒做出這么轟動的事,總得在江湖上砸出點響聲吧?”
李如順遲疑道,“一個小妾而已,當真值得?”
李小草哈哈大笑,“你也太不懂李傾城了,他雖然高傲,但感情一事看得極重,柳家對逃婚之事依舊耿耿于懷,他們的人如今就在金陵城,說是來觀禮,但明眼人都知道,柳家這是來問罪了,一個處理不好,李小花必然會頭疼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