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傾城大吃一驚,道,“這兩個石像之人,我曾見過!”他又道,“我家祠堂之內的壁畫之上,曾有這兩人,這二人是我們李家最初的兩位劍仆!”
李傾城曾聽李小花說過,當年先祖成南征北戰,建立金陵國,稱金陵王時,手下有兩員大將,一人是孫念慈,另一人為宋霹靂,據說當年兩人斬鬼殺神,立下汗馬功勞。當然,族史之中不無夸大的成分,但見到這兩人石像,以及他們手中的長劍劍招,正是李家劍仆中的兩大絕招,只是這二人留下的史料并不多。
蕭金衍道,“莫非這里就是你父親口中的家族之秘?”
李傾城已篤定,從這兩尊石像來看,這地下洞天之地,極有可能是當年先祖所創立,只有家族有難之時,才讓后人尋來,莫非其中有什么驚世駭俗之處?
蕭金衍往前踏了一步,來到兩座石像三丈之內。忽然,覺得眼前一晃,這兩座石像兩柄巨劍竟動了。
兩股凌厲的劍意,鋪天蓋地向他攻來。蕭金衍雖有斬殺通象之力,但此刻弦力被壓制,若純以無名槍硬接,怕是抵擋不住這兩招,想到此,他連連后退。
然而李傾城認出這兩招劍招,正是李家劍仆中威力最大的拈花一笑和霹靂金剛,當年與三大劍仆拆招之時,他曾應付過無數次,如今他內力雖失,手中驚鴻劍卻依舊刺出,先是一招左手望月,又是一招漁樵問答,向兩劍迎了上去。
劍招使盡,兩大石像又恢復原狀。
似乎從來未動過一般。
幻象?
這兩招之后,先前那兩座石像之中散發出的凌厲之勢盡去。
只是兩座石像而已。
李傾城已經猜出,這處洞天,想必是當年祖先創立之時,為防止外人侵入,而設立的陣法,只有李家弟子使出李家的劍法之后,才會撤去。
兩人繼續前行,長長甬道之中,左右分列數十名劍手,各自擺出劍招,或殺意昂然,或伺機而動,或傲然孑立,不過卻都是金陵李家劍招。
李傾城道,“這里有古怪,不過我能應付,你跟緊一點。”說罷,他向前走去。
每走一步,便使出一記劍招,剛好破去兩側石像劍手的招式,一連三十余招,李傾城雖沒有用內力,卻也打起了十分精神。
一盞茶功夫,兩人通過了甬道。
甬道盡頭,是一道石門,石門之前的地上,鋪著一塊石板,上面寫著李記鐵板燒五個大字。門旁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了一行大字。
“欲過此門,磕頭百次。”
李傾城滿臉虔誠,跪倒在石板之上,雙手伏地,朗聲道,“金陵李家第二十九代傳人李傾城叩門!”
說罷,以頭搶地,開始磕頭。
“一、二……”
“五十、五十一……”
“九十……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等磕完一百個頭,李傾城累得腰酸腿疼,在蕭金衍攙扶下,緩緩站了起來,他走到石門前,雙手輕觸,轟隆一聲,石門大開。
蕭金衍回頭望了一眼那石碑,見石碑背后也寫著幾個字。
“不磕也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