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瓶道,“大哥千萬不要如此。人各有命,也許這就是我的命吧。”
李傾城道,“我不信命。”
李金瓶抬起頭望著他,滿臉深情道,“答應我,就算我走了,也不要亂開殺戒。”
李傾城望著滿臉憔悴的李金瓶,眼中一熱,又流下淚來,“我答應你。”
天氣漸冷。
一到夜間,李金瓶在昏迷中喊冷,李傾城將室內燒得很熱,卻沒有任何作用。好在少林寺不缺柴火,寺中安排了慧凡四人前來照顧他們起居,每人除了挑水外,又多了一想額外的活計:劈柴。
掃地僧來瞧了幾次李金瓶的病,將薛神醫給的配方略作改動,在他的調理之下,李金瓶的病漸有起色。
這日,他對李傾城道,“李少俠,九陽的口訣,我無權傳你,只有等玄音出關之后再做定奪,貧僧會替你說和。不過你卻要做好心理準備。就算你練成了九陽,也只是緩解令夫人的病情,治標不治本。”
李傾城一臉恭敬,“多謝大師。”
“不過,有句話我要說明。少林寺乃佛門圣地,治病救人我輩當盡力而為,無論發生什么,你都不要遷怒于我寺。”
李傾城知他說得是那日他心中的惡念,于是虔誠道,“李傾城牢記于心。”
……
一隊車馬,來到京城以西。
正是趙攔江的車隊。
從隱陽到京城,他們走了三個月。若是趙攔江只身一人,一月足矣,但這次入京面圣,拖家帶口,又要照顧襁褓中的趙天賜,行程也就慢了些。
好在圣旨要求,他們在十月初十陛下壽宴之前抵達京城便可,這次提前了將近半月,能趕上陛下的壽宴。
趙天賜已七個月大,才學會爬行,稍不注意,爬到馬車外,圓乎乎的腦袋,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一路之上,讓趙攔江也沒有少操心。
早有傳令官提前將他們行程報到了京城,朝廷將迎接儀式安排在了永定門,這是凱旋班師才走的門,以此表彰趙攔江在西疆建立的不世功勛。
門口百姓見到封門,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紛紛在門口圍觀,有好事者很快就打聽到,是隱陽王趙攔江回京面圣。
消息不脛而走。
朝廷在西疆將楚、周聯軍打得落花流水,極大的鼓舞了城內百姓的士氣,就算在京城內見到楚人、周人,也抬頭挺胸順便奚落他們兩句,這正是趙王爺的功勞。
所以當聽到趙攔江入京之時,無數百姓自發來到了永定門外,將兩側的甬道圍得水泄不通,前來瞻仰這位年輕有為的西疆將領。
英雄,總是會受人敬仰。
趙攔江于大明,正是英雄,他不同于宇文天祿的老謀深算,也不同于薛懷的龜縮不出,他是光明正大,以一己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之力,將楚周聯軍打得落花流水的英雄。
所以,趙攔江受到的追捧,隨著他這次來到京城,人氣已達到了巔峰。
眾人來到這里,只是為了一睹他的風采。
為此,五城兵馬司不得不加派人手,來永定門外維持秩序。
馬車緩緩向永定門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