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陽王,金刀王,趙城主,趙攔江的名號無數,唯獨這個趙將軍,是朝廷在封隱陽王之時,同時封了個隱陽留守大將軍,作為未能封為征西軍大都督的補償,這是他在軍方的職務。
這讓趙攔江倍感親切。
趙攔江連道,“使不得!”
薛懷道,“使得!”
趙攔江又要推辭。
薛懷不悅道,“你以為我是為你牽馬?本王是為在橫斷山外為國捐軀的熱血男兒們牽馬,是為千千萬萬駐守邊疆的將士們牽馬!”
這話從他口中說出,豪氣蕩漾,傳入眾人耳中,聽得也是熱血澎湃。
沒有邊疆的戰士,哪里來的海晏河清?沒有忠魂烈血,哪有今日大明的太平盛世?
趙攔江肅然起敬。
他對定北王的了解,以前只是聽到一些?傳言,就連宇文天祿都曾說過“我不如懷公”這種話,此人絕不是傳說中整日飲酒、龜縮不出的昏庸王爺。
趙攔江正襟危坐。
此刻的他,不再是隱陽王,不再是趙城主,而是代表了整個西疆征西軍,受到薛懷的牽馬之禮,這是作為軍人,最無上的榮耀。
眾
(本章未完,請翻頁)
目睽睽之下,一老一少,從永定門外走了出去,所路之處,眾人紛紛禮讓,向這兩位軍方大將投去敬佩的目光。
章書保幾個人,趁他們不注意,早已灰溜溜的離開了。
當然,從此處去安國公府,路途遙遠,薛懷也不會一直牽馬,今日他來到這里,就是為了給人表態,表明大明軍方的態度。
而他這一行為,在某些有心人眼中,看上去更像是一種拉攏,相信過不了多久,便會有流言四起,甚至有御史言官上奏彈劾,說兩大軍方將領密謀議事,圖謀不軌等等。
等人散去,趙攔江下馬,向薛懷行軍禮。
薛懷坦然受之。
“若沒有你在西疆拖延,又殺了拓跋無敵,本王也不會輕而易舉奪下神仙溝,這烏龜王的帽子,還要多戴幾年。哈哈!”
軍旅中人,說話直來直往,不繞彎子,頓時博得了趙攔江的好感,對這位王爺更是五體投地。
“為何來京?”
趙攔江道,“奉旨待詔,不敢不來。”
薛懷道,“既然來了,我有幾句話送你。”
“趙攔江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