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有人艷羨、有人驚嘆、有人不滿。
艷羨者,如此年紀輕輕就得到了陛下的寵信,以后前途不可限量,這位草莽出身的金刀王,必將成為大明帝國未來的明星。
驚嘆者,皇帝陛下對這個僅見了兩面的隱陽王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器重,這不太符合皇帝陛下一向多疑的風格。
至于不滿者,自當是魯國公一黨了。對于趙攔江的崛起,身為內閣輔臣的他,不但沒有容人之量,反而將他視為了眼中釘、肉中刺,暗中將他作為日后的頭號勁敵。
這些趙攔江當然不會注意,更不會理會。
他現在如坐針氈,根本無暇顧及別人的反應,他跪倒在地,“臣無德無能,不敢與陛下同座。”
朱立業呵呵一笑,“今日是朕的家宴,只論親屬,不論君臣。”
這句話,頗有深味。
薛懷則正襟危坐,雙目微合,閉目養神。
趙攔江又推辭了幾句,終究不敢違抗君命,躬身來到了朱立業身前,正要坐下,朱立業忽道,“你是我大明軍中重臣,又是一城之主,不必太過拘謹,站直了身子!”
趙攔江聞言,只得挺直了腰板,雙目平視。他本來身材魁梧,這一站之下,自然也是有大將之風范,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又經過江湖洗禮,這等殺伐之意,與百官久居上位的威嚴,各有不同。
朱立業望著百官,“眾卿以為,趙將軍如何?”
一臣子見趙攔江如此得寵,想要表現一下,道,“趙將軍豹行虎步,有大將風范,有將軍這等人物為大明守國門,乃我大明之福,乃陛下之福啊!”
朱立業道,“很好,賜酒。”
一太監上前,為他倒了一杯御賜之酒,那大臣叩首謝恩,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心想這個馬屁拍得,劃算!又盤算著,等回去之后,去各大衙門及路州打打秋風,趁著趙將軍尚未發跡,湊個百萬兩銀子,給他送到府中。
朱立業又望向其他人。
有了先例,其余臣子哪里又不明白上意,紛紛出口稱贊,對趙攔江猛一頓夸。朱立業默默地聽著,也不表態,無論說好,還是說壞,都會賞一杯御酒。
唯獨,魯國公臉色不悅,拉長了臉,不肯說話。
薛懷依舊閉目不語。
這些話說得趙攔江反而有種不妙的感覺。
這哪里是夸他,這分明是捧殺啊。
片刻,朱立業站起身來,降階而下,來到趙攔江身旁,他環顧四周,又問百官,“眾卿以為,趙將軍與朕,像或不像?”
原本嘈雜的筵席,瞬間變得一片靜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