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了。
此處是山海關外,關東以東,北疆往北,本是大明朝北疆的苦寒之地,一年四季只有夏天短短幾個月才能看到青綠色,大部分月份溫度極低。遠處,群山環繞,山頂常年白雪,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大雪山,高萬丈,聳立于云端,看上去十分壯觀。
成祖皇帝這里設立了努爾干都司,隸屬吉林行省,這里百姓本以獵戶居多,后來引入了耐寒稻之后,在雪山以東的平原地帶,開始大規模種植一季稻,由于米粒狹長、顆粒飽滿而且咀嚼有香味,歷來為京城中的貴人們所稱道,若干年下來,這里日漸繁華,成為了北疆上最繁華的城市,還博得了“塞外江南”的美名。
隧道入口處,有一處小驛站,由于是通往努爾干城的必經之路,許多商販聚集此處,久而久之,成了一個小具規模的小鎮。許多從關東往來努爾干的商旅,都喜歡在這里落腳進行補給。
雖然已是仲春,此處氣溫還是很低,眾人都穿著厚厚的御寒衣物,這里人都很懂享受,無論家境情況,基本山都穿貂披裘,哪怕經濟拮據之人,也會做一套羊皮裘套在身上。除了商旅之外,前往努爾干城的,還有不少江湖游俠。尤其是夏季,正是去大雪山朝圣的最佳時機。
楊雪瓊身穿緊身鴨絨衣,與族內幾名弟子坐在一處茶肆歇息。趕了一天路,眾人都精疲力盡,急需一壺熱茶、幾杯溫酒來補充一下體力。而且馬匹體力也漸不支,他們準備在這里歇息一晚,養足精神,再過兩三日,便到努爾干城了。
白馬幫是努爾干城最大的幫派,雖然在江湖上只是不入流的三流幫派,但在努爾干城卻是第一大幫派。幫主楊彥龍年輕時曾誤入大雪山,撿到了一本劍譜,修行了數年,便成了城內第一高手,他做事光明磊落,又是北方人的性子,結交了不少朋友,在關東一帶很是吃得開。
這位楊雪瓊便是白馬幫主楊彥龍長女。
三年前,他與關東劍派搭上關系,在交了不菲的銀錢后,將楊雪瓊與幾名幫內資質較好的弟子送到了關東劍派學劍。楊雪瓊倒也爭氣,不到兩年,就已練成了聞境中,在第三年,又修行到聞境上境,成了白馬幫年輕一代最出色的高手。
不過,半年前,關東劍派突生變故。
掌門關東大俠郭長風戰死少林寺,而副掌門郭長雨練功走火入魔,由半步通象境墜境到了知玄中境。后來,更奇怪的事情發生,關東劍派內諸弟子或多或少境界都有跌落,而楊雪瓊本來有望去年年底升為知玄境,卻不知為何,始終卡在了聞境上,無法更進一步。
楊雪瓊明顯感覺,天地真元變少了。
后來她聽說中原發生了大劫難,京城幾成廢墟,便已猜出,天地真元稀薄與這件事有關。不過,這對她來說,是十分遙遠的事,她也并不怎么上心。只是,父親對她寄予厚望,想讓她投名師、訪高友,練成一身高明劍法,回去繼承白馬幫的產業。這也是她這些年來一直在做的,她不想辜負父親的期望,然而劍術上的止步不前,只能讓她干著急。在關東劍派遇到瓶頸,而一月之前,楊雪瓊接到父親來信,聽說白馬幫遇到了危機之后,便決定辭別關東劍派,
(本章未完,請翻頁)
與族人回努爾干城。
學藝三年未歸,一想到就要見到妹妹,楊雪瓊心中便欣慰起來。
三年沒見,小丫頭應該長高了不少吧?
妹妹才出生沒多久,她們母親得病離世,兩人感情甚好,楊雪瓊從小把她看她,記得三年前離開時,妹妹抱著姐姐大腿,死活不讓她走,那時候她才五歲,哭得跟淚人兒一樣,不知現在她的楊惜靈變成什么模樣了呢?
馬蹄聲傳來,打斷了她的思緒。
楊雪瓊看到了一輛黑色馬車向這邊駛來,馬車十分古樸,上面刻著一柄劍的標識,應該是某個家族中的徽標吧,楊雪瓊心想,這種時候來努爾干城的江湖人,多半是要去大雪山朝圣之人,以前在城內時,她就經常遇到,所以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