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法度沒了,但俠義精神仍存。
蕭金衍打趣道,“長這么大,還沒見過這么大的官呢。”
“我也是盡量幫忙,成與不成另說。”
兩人并肩而行,向知府衙門走去,一路上,劉有才不斷跟他講知府大人的喜好,還有要注意的事,“他這人官架子大,與我們江湖做派不同,若有什么讓老兄不舒服的地方,你暫且忍忍。”
蕭金衍點頭表示知曉。
兩人來到知府衙門,劉有才跟執事回話,說老爺要見這位蕭大俠,執事回去通稟,不片刻回來,將二人引到了偏廳,“老爺正在正堂會客,二位稍等片刻。”
蕭金衍打量著偏房的擺設,既有金銀珠寶,又有文玩字畫,顯得格格不入,很難猜到主人的性格。他看到許多擺件兒,頗有江南風格,不由上前觀瞧。劉有才笑道,“我們知府大人曾在江南為官,所以留了一些江南的風格。如今江南是寧王地盤,大人還說有朝一日,等蜀王一統天下,他還要回江南當個總督、巡撫,榮歸故里!”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如今天下大亂,各地藩鎮割據,絕大部分官員在外地當官,等亂世一起,都留在了任地,誰都希望能跟對主公,然后一統天下,這位知府大人有此想法,倒也不奇怪。
蕭金衍道:“你們大人野心倒是不小。”
劉有才道,“蜀王正看中了他這一點,才讓他擔任襄陽知府。蕭兄可能不知,如今的知府,手中的權力,可不是當年能比,不但有軍權,還有稅賦權,只要在軍事上與蜀王保持一致,定期繳納一些稅賦即可。”
蕭金衍心想,這不是與隱陽城的城主模式有些類似嘛?
如今天下亂象,蜀中距此地又遠,無法如京城一般通衢八達,蜀王無法將皇帝權力握在手中,只能將權力下放,這種城邦制的模式,對亂世來說算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政體模式。
在博古架上,蕭金衍看到一個佛首。
他覺得有些眼熟,這不是天寧寺中十六尊佛首之一嘛?
當年他在蘇州時,王半仙讓他去天寧寺請佛首,他弄來一個,給蘇州知府大人的娘來做壽,怎得會出現在這里?
蕭金衍問:“不知貴知府大人尊名?”
劉有才道,“我們老爺尊姓周諱瀟。”
蕭金衍愕然,驚呼道:“周瀟?”
劉有才連拉了他一把,“小聲點,這里是知府衙門,我們老爺規矩很嚴的。”
這時,門外有一官員走了進來,一臉不悅,“誰在叫本官名字?”
劉有才連跪地道:“老爺,是小人辦事不利,沖撞了老爺。”又拉了蕭金衍一把,“給大人行禮啊。”
蕭金衍站在原地,這時周瀟目光也看向蕭金衍,原本一臉官氣的他,臉色數變,轉身就走,“劉有才,送客!”
蕭金衍喊道:“且慢!”
周瀟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蕭金衍?”
蕭金衍想起當年由于他母親做壽之事,他跟趙攔江、李傾城沒少折騰他,后來在九江城短暫見過一面,那時他已成了九江知府,沒想到,才過了幾年,他又來到了襄陽城,當起了襄陽知府。
蕭金衍嘿嘿一笑,“周大人,一別數年,別來無恙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