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絲毫沒意識到此地剛經歷了一番插曲,見小公主興致勃勃地挑選起帶回宮的禮物,還拉上了宣城公主做那個口味鑒定之人,也不免覺得自己此前的感慨或許有些不合時宜。
安定公主還這樣年幼呢。
小孩子看的,不過是個熱鬧罷了
但她沒看到的是,當這位小公主剛在長安城中欣賞遍了山車旱船、尋橦走索、百戲競作和夜來酒會,在意興闌珊中回返于宮中的時候,并沒興致勃勃地向著武皇后訴說起此番出宮的種種見聞,而是安靜地趴在她的膝蓋上好一會兒,才問出了一個問題。
“阿娘,你說什么才是盛世呢”
“怎么突然想到問這個問題”
武媚娘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有些訝然地看向自己面前的這個孩子。
這個問題若是由李弘問出來,她或許要覺得,這是從什么地方學來的詞,像是剛開始學對話不久的人一樣,想要弄明白每一個詞語的意思。
那她或許還能給出個能讓普通孩子聽懂的答案。
可從阿菟的口中問出,她便要想想,這是不是當真在問詢一件要事了。
想想今日她方出宮去一趟,或許正是從中得來的疑惑
但這個問題
武媚娘早年間隨同父親游歷于各州,見證了各州風土人情,以及各自的難處,而后便被卷入了這深深宮闈之中,以至于在外界所傳的貞觀盛世里,她其實一直被困在這一方天地間。
所以若真要讓她去解答,她自覺自己給出的不會是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這并非她妄自菲薄,而是確然因她有所經歷,故而不敢妄言評說。
在燭花又跳了一簇的聲響中,她伸手扶了扶女兒小發揪上蹭得歪斜的金飾。
這個動作好像只是下意識而為的關切,又好像是一個暫時回避這個問題的信號。
李清月給自己換了個更舒服些的姿勢,才聽到母親說道“阿菟,這個問題太大了,盛世可能只是一部分人的,評判標準也各不相同,你得自己去看才好。”
“比起由我來說,不如你自己想到答案。說不定連你阿耶也沒法回答出這個問題。”
畢竟,現如今的天下可絕不能算是盛世,那又要讓人如何去描述,還要讓一個孩子明白其中的意思呢
“那”李清月側過頭來。
見燭光投照的影子里,武媚娘的臉上也有著一片思量之色。
她想了想還是不打算將疑慮留到隨后,便又問道,“阿娘,澄心是怎么進宮的呀”
去年的萬年宮中,阿娘將澄心和桑寧給留了下來,協助她完成搭線韓王李元嘉之事。
自宮女待遇之中也不難瞧見,母親對她們兩個有所優待。
若說沒有對她們的背景調查一番,可不像是母親這等行事謹慎之人會做的。
那與其她自己去問,還可能會因為她年幼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不如直接問能給出答案的人。
直接問阿娘
武媚娘一聽這話就笑了,“有你這么不打自招的主子,真是她的不幸。”
她是何其聰慧的人,怎么會看不出來,在阿菟的兩個問題之間,勢必是有些聯系的。
那就必定是澄心的某些行為引發了女兒的這份思量。
但她猜測,澄心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是她干出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