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最后半句缺了信心,也并沒有影響到她的魅力,反而讓人越發清楚地看到,她正在思考與前進之中。
她當即振振有詞答道“阿娘字字句句均是有理有據,為何會說自己是不切實際。反倒是該當問問,為何弊病在前顯而易見,卻沒人能想出這些辦法來改善局勢”
那后半句話當然是有答案的。
正是因為世家壟斷的局面,并沒有因為科舉制度的出現而徹底改變。
就連李治此刻平衡關隴貴族,所啟用的也是關東世家罷了。
可無論眼下的局面里是否還受到種種限制,當這種改變從她口中說出,已是一種了不得的創舉。
李清月又補充了一句“我沒有說謊。”
“你啊”武媚娘聞言,神情恍惚了一剎。
這語氣乍聽起來有些無奈,但誰能拒絕這樣一個全力支持于自己的人呢。
她甚至又聽到女兒補充道“阿娘現在覺得這些不切實際,其實也沒關系,說不定以后就能有機會將其實現呢”
“您想啊,我都能在大河漕運和修建天津橋的事情上幫忙了,阿娘的本事可不只在籌辦親蠶禮上。”
永徽五年的時候,王皇后尊奉李治的詔令,在長安城中舉辦了一次親蠶禮。
去年,也就是顯慶元年的三月,作為慶祝改元的其中一個標志,阿娘這位皇后也在長安舉辦過一次。
哪怕李清月并沒有親自瞧見前者籌辦親蠶禮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她卻能從彼時內外命婦的反應之中看出這二者的區別,而這僅僅是阿娘在公眾面前樹立形象的其中一步。
看她執掌此事游刃有余的狀態就知道,她能做的還有很多呢。
武媚娘顯然也是這么認為的。
聽清月這么說,她心中也少了幾分因“不切實際”而升起的困擾。
是啊,阿菟這話并不算瞎扯。
又縱然她不像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小孩子,但在此時,她寧愿相信一次
“小孩子是不會說謊的”。
“你總有你自己的道理。”武媚娘抬了抬唇角,忽然轉移了話題,“對了,你把頭上的飾品都放到哪里去
了”
現在她不打算繼續談論正事,就得看看眼前了。瞧見女兒頭上只有光禿禿的雙髻,她是怎么看都覺得不大舒坦。
李清月連忙伸手,指了指早就被合上的殿門,“在外頭呢。”
跟著她的澄心可有眼力見了,一見到她像是要有話與阿娘說的樣子,早已妥帖地守好了殿門。
看看這素質不委以重任可惜了
李清月剛岔開了點思緒,就聽武媚娘說道“那你去拿來吧,阿娘給你重新戴回去。”
“好”她想都不想,直接蹦了起來,朝著殿門方向跑。
武媚娘望著她的背影輕笑了一聲。
或許也只有這個時候,在阿菟的表現里才有更多的孩子氣,而不像是方才那樣,真像是個小小的政客。
但或許連她也不知道,當她手執雙蝶珠花往女兒頭上戴的時候,小姑娘朝著她殷切看來的眼神,并不只因為在看自己的偶像、自己的母親,還是因為
在這等母女相處之中,她好像也把自己上輩子缺席的童年給補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