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因唐太宗病故,李治暫時停止了對高麗的征討。
直到永徽六年,才令留守遼東的老將程名振支援新羅,反擊高麗和百濟聯軍攻取新羅的軍事行動。
到了今年,大抵是覺得唐軍已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西域之戰的收尾上,根本無暇顧及他們這一頭,沒被唐軍徹底打痛的高麗又有在邊地蠢蠢欲動的架勢。
李治才不慣著這群人。
他現在人在洛陽,不愁糧食,今年又是個風調雨順的好年頭,拿出點精力來打一頓鄰居還是能做到的。
他當即下令,讓薛仁貴擔任程名振的副將,隨同他一并征討高麗。
薛仁貴當年能在太宗親征高麗的戰場上大展威風,如今也自然該當再為大唐立一戰功。
不過因他此次出征并不是將兵馬自洛陽帶出,而是前往遼東走馬上任,又只還是個副將,李治也只是在將委任詔書交給他的時候,特意對他又叮囑了兩句。
無外乎就是他遠離戰場多年,千萬不要上去就一味莽進。
與程名振這個頂頭上司也得相處好關系,別出現什么戰事上的分歧,影響作戰結果。
想來薛仁貴
能在萬年宮中同樣勸阻他貿然應戰大食,心性上是早已打磨成熟的,這幾句話也只是為了顯示他對薛仁貴的重視而已。
哪怕沒有什么天子送別,厚禮以待,即將重回戰場的薛仁貴依然感到好一陣熱血沸騰。
有天子如此,他怎能不打出一場耀眼的戰績,以回報陛下對他的知遇之恩
更讓他感到意外的是,當他行將自洛陽城外動身的時候,居然迎來了一個意外來客。
他朝著之前的副將阿史那道真看去,見這大大咧咧的家伙摸了摸自己的腦袋,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他連忙朝著自馬車中走下來的小身影行了個禮,“安定公主怎么來這里了”
李清月朝著薛仁貴起行的隊伍看去,見他行裝簡樸,只帶著從屯營中選拔出來的幾位親衛,但行將真正參與戰事的快意,依然能顯示在這隊列之中。
真是好一番壯志凌云的風采。
她開口答道“此前多謝薛將軍幫忙,才讓我得到了兩位好幫手。”
她伸手指了指后頭跟著的阿史那卓云和唐璿,接著說道“我認識的人不多,薛將軍算一個。聽聞你要上戰場去,我總得來送一送。”
這或許不是個能到為人送別地步的理由,卻讓人無端因這樣的一句話而覺很是暖心。
想到小公主彼時選人對于“百騎”的尊重,薛仁貴方才有一瞬因她到來的茫然,也暫時被他忽略了過去。
他更是清清楚楚地看到,在小公主的眼中,除了真切的送別親厚之意,還有著對他們這一行人策馬將行的羨慕。
果然隨即就聽她說道“薛將軍即將遠赴邊地保家衛國,真是好生令人羨慕,可恨我年紀尚小,只能以水酒一杯,恭祝將軍得勝了”
她話音剛落,便有人自馬車之中取來了酒壇酒杯,讓她得以如她話中所說的那樣,舉杯以慶將士遠行。
明明還只是這樣年幼的一個孩子,做起這樣的舉動合該有些滑稽,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薛仁貴在駐扎玄武門時,從屯營將士那里聽到了不少從他們長輩處傳下來的傳聞,說的便是那位以軍功之禮下葬的平陽昭公主,他竟并未覺得這其中有何不妥,而是伸手將那酒杯給接了過去。
他回話之中所說,也不是什么多謝公主前來送別,而是鬼使神差一般地說道“公主不必羨慕此事,說不定將來您也有這樣的行軍出征機會”
他像是忽然意識到這話說得不妥,想要將此句撤回。
卻見公主已將她以水代酒的一整杯都給喝了下去,“那我就承蒙薛將軍吉言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