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孫思邈甚至有可能是在完成了在蜀中的采礦備藥工作后,在離開蜀中的路上,才想起來要給家中送一封信。
若真是如此的話,她此前的推測便顯得有些立不住腳跟了。
“不,他不會,起碼空青這個東西不會”
孫行深吸了一口氣,見與公主同行的眾人都因這話拔高了音調而紛紛盯向了他,忽覺壓力倍增。
但他還是努力以平穩的語氣說道“蜀地石玉,多有服食過量招致后患的情況。比如昔年家父拜謁梓州刺史李文博,發覺他因過量服食白石英而患上了消渴癥,可惜最終沒能治好,只能眼看他撒手人寰。”
“白石英用在方劑之中能振奮精神,尚且如此,空青能通九竅,難保不會如此”
“家父曾經告知于我,若不能將此類藥物鉆研透徹,絕不貿然將其用在藥方之中。自然也不會將其在離開蜀地后隨身攜帶,以防為人濫用,招致禍端。”
孫行篤定地說道“所以倘若公主所料不差的話,家父確實身在蜀中。”
蜀中啊
得出了這個結論,其實是應該讓她感到欣喜的,可也恰恰是這個結果,讓她有點犯難。
她之前跟李治說過,等找到了人,她打算親自去請。
在她早已盤算好了一番說辭的情況下,應當更有機會能將孫思邈接去洛陽,甚至將他著書立說、教授弟子之事也選在此地。
若是獲知孫思邈身在河南、山東、山西這樣的地方,從長安出發前往,因大唐官道已基本建設完成的緣故,幾乎不會有什么麻煩。
有屯營兵馬隨行,就算是李治,也不至于需要擔心她的安危。
可蜀中卻卻有些不妥。
這里固然在南北朝之前就已經以蜀錦知名,甚至堪稱經濟優渥。亂世交鋒中,也因天險隔絕而保留下來了更多的人口,但
其間風俗卻多為關中人士所鄙薄,覺得此間之人好斗犯上,情緣淡薄,還多有劫道之舉。
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令劍南道伐木造船,當地長官急于求成,還一度釀成了二州動亂,直到朝廷軍隊抵達,才將其平息下去。
說這里是龍爭虎斗的混亂之地也并不為過。
正因為此地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遙領益州大都督位置的,也往往不會是很受寵的皇子。
比如說,現在遙領這個
位置的,就是李治的二兒子李上金。
而更可惜的是,既然是遙領,李上金自然不會身在蜀中。
想想看吧,連掛著名頭的那位都不在川蜀地界,那倘若她直接沖到李治的面前,說她想要去蜀中找人,李治會給出何種回復。
大約不是讓她等著孫思邈出蜀,就是派遣專人前往蜀中尋人,讓她打消親自行動的念頭。
可姑且不說這種方式能不能順利地將孫思邈給帶回來,就是沖著另外的一個目的,李清月也覺得,自己有必要親自往巴蜀走一趟。
早在顯慶元年生日的時候,李素筠就同她說過,有些地方為了驅逐惡鬼,將硝石也一并放在爆“竹”之中,開始演變出了炸藥的雛形。
南北朝那些煉丹的道士們,也在一次次的炸爐之中,窺見了降低硫磺毒性的灼燒方法,以硫磺、硝石和硵砂形成一種叫做“伏”的東西。
當然,這些都還距離真正的火藥相差甚遠。
可作為后世之人,當李清月先后聽到硫磺和硝石都在蜀中產出的時候,她大概做不到毫無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