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柬之家世不顯,所幸有些依靠著讀書出頭的本事。現下初入官場,一字一句都不能說錯。
就算明知同僚乃是為自己打抱不平,也不能真在話中這么說出來。
見他提醒的話語有些嚴肅,那同僚也非不知好歹的人,但還是免不了壓低了聲音回道“沒那么糟糕太宗年間所編纂的隋書中都說了,此地百姓多溺于安樂,富貴盈門而不知上進,邊野多有奸藏之輩。我等去了這樣一個地方,要如何做出政績來”
沒有政績,便無從談論什么考核之說。
更何況,川蜀能屢屢被作為流放之地還是有其道理的
有多少死在任上的蜀中官員,早已給他們做出參考了。
他越說越覺悲觀,卻聽得張柬之不疾不徐地回道“你別這么想,如何做出政績這件事,不是已有前人為我們做出參考了嗎”
“秦時有李冰父子導引汶江,修筑都江堰,令成都有水澤灌溉。到了貞觀年間,有高士廉擔任益州都督府長史,同樣選擇用水利之事作為改善民生、緩和關系的手段,還在此地大興教育。”
“他的兒子高履行也同樣是能臣干吏”
張柬之說到這里,又忽然停了下來。
他發覺自己選擇的這個例子有點問題。
因為就在上個月,益州都督府長史高履行被貶官洪州都督。
不過這倒不是高履行在這個長史任上做了什么錯事,而是因為他的父親高士廉乃是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的舅舅。
換句話說,高履行是長孫無忌的表哥。而這兩人之間的來往早年間就很密切,就算高履行在益州做官,也沒能動搖這份情誼。
若是在尋常時候,這種往來至多也就是個親戚關系罷了,高履行甚至還能算作是李治
的表舅和姐夫,可放在如今卻成了個大問題。
自韓瑗也遭到貶謫、洛陽為東都的政令推行下去后,長孫無忌的黨羽在這數月間遭到了疾風驟雨一般的打擊。
14千里江風提醒您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辦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14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高履行也沒能從中免災。
他的妻子東陽公主上書陛下求情,并未能夠改變李治的決議。
張柬之雖然沒能親自身處于這片權勢爭斗中,卻也憑借著他的政治直覺,感覺出了點風向。
他甚至在想,值此動亂之時,他恰好被派遣到川蜀地界上來,會不會也能算是一件好事。
他剛想到這里,忽聽他那位同僚說道,“你說高長史啊這么一說,我又覺得我們的情況還算不錯了,畢竟,有那位在對比呢。”
他動了動腦袋,示意的方向正是隊列之中體型最大的那一架馬車,而這其中坐著的,就是接替高履行成為益州都督府長史的人。
“和他一比,我又覺得心氣舒坦多了。”
“你說這位新長史慘不慘。明明在洛州成為東都所屬的時候,該當成為上州要員,卻因瀛洲長史在此番制舉之中拔得頭籌,頂替掉了他的位置。”
“也不知他這得算是倒霉還是走運,說什么他協助安定公主籌辦水陸法會之事表現優異,陛下不忍將他降職,干脆先在益州都督府長史位置歷練兩年,再行重用。”
“呵,”這人干笑了一聲,“能從這個位置上升職的人能有幾個除非那位安定公主還能記得這個段長史的名字,在陛下面前再將他提一提,不然”
不然怕是要在這里待上小半輩子了。
說起來這段寶元的名字倒很是貴氣,就連這位長史本人長得也有幾分福相,就是運氣背了一點。
但他大概不會想到,那個被他提到的安定公主,此刻就坐在那架馬車之中,和段寶元相對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