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尋常侍從能有的狀態。
而且再看段長史的侍從對他的尊敬態度,更能看出些端倪來。
那同僚倒也不是個蠢人,經由這提點,確實察覺出了些不對勁的地方。
可忽然之間,他又神色大變,朝著張柬之重重地搖了搖頭。
“我們還是別在此事上深究了。”
見張柬之的臉上尤有不解之色,這位同僚低聲提醒道“你是不是忘記了,梁王是什么人。”
古名漢中的梁州,以梁州都督總領山南西道四州事務。時任梁州都督,本身也被敕封為梁王的,正是廢太子李忠
自永徽六年廢王立武事件落下帷幕后,李忠就從原本高高在上的太子變成了必須前往漢中封地的梁王,身份一夕之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張柬之經由同僚這一提醒,也驟然想起了這件要緊事。
這樣一來,與段寶元同行之人倘若身份貴重,極有可能就是去查看這三年之間,廢太子在漢中是否有所異動。
他們若是貿然上前問詢,插手到了上層風云之中,別說什么趁機升遷,能保住小命都算不錯的。
政治上的“人均腦補怪”環境,反而讓李清月安安穩穩地坐在車中,直到外頭的山道變成了相對開闊的視野。
自外頭隱約傳來的聲音,正是一句“漢中到了”。
李清月小心地自車簾縫隙之中看去,想要看看這個也有“魚米之鄉”稱呼的地方,到底是何種風貌。正見清明谷雨之后,山野之間早已是綠意一片,官道鄰近著的田地中,也早是黍麥青青。
自周遭愈發和暖的氣候中不難感到,此間確實是個利于種植之地。
想想漢水自漢中發源,一路東流,聯通荊襄之地,甚至能將江淮物資運送到這里,便不難猜到為何此地能有軍事咽喉的地位。
可在車隊經由褒斜道盡頭的褒城,朝著梁州治所南鄭而去的時候,李清月卻察覺出一些異樣的地方來了。
“為什么這附近的人這么少”
南鄭何止是梁州治所,也是山南西道的治所。按照尋常人的理解,就算比不上長安洛陽等地,應當也不會相差太多。
但很顯然,差別有點過大了。
自褒城往南鄭而去的官道上,往來間幾乎不見人煙,也不知到底是誰在耕作這些附近的農田。當車隊在南鄭城外停下,由段寶元前去和那位梁王通報往來的時候,李清月端詳著進出城門的人數,更覺奇怪。
她們抵達此地的時間正是
日近午時,總不能說那些田間勞作之人到了此時還在家中未曾起身。
aaadquo因為梁州人口確實不多。aaardquo澄心想了想,還是開口解釋道。
想看千里江風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辦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她雖不知道她彼時大酺之中已將自己的底細暴露了個徹底,只是眼見小公主自跟隨劉仁軌學習時政以來,便沒少將注意力放在體察民生上,對她早有幾分愈加敬重之心。
此刻見她扒著車窗怔怔出神,就算明知道等段寶元回來后也能給她做出一個解答,還是決定先行作答了。
“我還記得的記載應該是在貞觀年間做過的一次統計,當時的記載上,梁州境內只有六千六百戶。”
李清月訝異,“六千六百戶”
就算除掉這個記載之外,各地還有被藏匿起來的隱戶,再加上這十幾年間因戰事平定而恢復過來的人口,整個梁州的人口也不會超過四萬。
但這可是漢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