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他也只是這出大典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罷了。
真正的問題還是在皇后的權力被陛下一手抬升了。
若非陛下病癥尚未緩和,他在此時說話不妥,他是真該和陛下勸諫兩句,天子仍在的情況下,后宮干政可實在不是什么好事。
薛元超對于皇后的出身也有些微詞,只是當年局勢如此,立武媚娘為后有利于陛下扳倒長孫無忌,他便從未說些什么。但如今的局勢發展,實是讓他有點看不透了。
罷了,且先不管此事。
這等并非常態的情況,應當也持續不了多久才對。
然而這二人卻并未看到,已走遠的桑寧又轉頭朝著這兩人的背影看了一眼,目光中閃過了一縷打量之色。
這份打量稍縱即逝,最后已歸于平靜。
桑寧心中腹誹,看起來,皇后督辦此事引發的微詞并不在少數。
但除卻要將此事奏報給皇后之外,她大概很難不因這出見聞而下定決心,必須要將她的分內之事辦個妥當
以至于當她都未曾發覺,在她的宮中密友里,居然少了個人。
再與人問起的時候,便聽人說,是小公主要往長安走一趟,替皇后辦點事情,連帶著澄心也一道去了。
不過,澄心去的卻不是長安。
她早早與安定公主分道揚鑣,往益州而去。
隨同她一并前往益州的,還有當年被李清月“慧眼識珠”的炸爐天才劉神威。
因只有幾人趕路,又不像是彼時官員上任一般還有輜重攜帶,澄心和劉神威行路的速度很快。晝夜交替之間抵達蜀中,竟只用了十日。
驚見幾人到此的段寶元都嚇了一跳。
眼看這些人沿路顛簸,大約并未睡個好覺,他連忙著人將他們給安頓了下來。
可很快他又受到了另外的一出驚嚇。
誰讓澄心只是喝了口水,就從行囊之中翻出了安定公主所寫的那份人造祥瑞計劃遞交到了他的眼前。
一看到上頭的字跡,還沒等他看其中的內容,段寶元就已下意識地往后退了一步。
澄心“”
這個反應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段寶元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又重新站了回來。
本著多解釋多錯的原則,他干脆也不在自己方才那行為上多加辯解。
但也實在不能怪他有這樣的反應。
不錯,小公主人是沒到。
但打從顯慶二年開始就帶給他的“心理陰影”,那可真是多年如一啊。
當他接到那份計劃書的時候,他更可以確信,自己的擔憂一點也沒錯。“蜀中見龍”
這聽起來就是好一個大麻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