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的陛下都曾經要為糧食如何從洛陽送到關中來而頭疼,這些商人難道不想避開長安的同行競爭,換一個更加廣闊的市場嗎
顯然不是的。
不過是因為長安已經形成了對他們而言的“聚居地”,在遇上了什么麻煩事后能找到出自相同部落的族人聯手擺平。
長安城中的居民也已經習慣了能在此地淘到來自西域的東西,只要有購買的念頭就會來到此地,而不必他去費勁地做宣傳打招呼。
更要緊的是,他不必再經過一段開銷不菲的運輸,讓自己能賺取到的錢還要多分攤出去一份成本,只需要在長安西市的生意行當中出頭就行了。
那么,為何要讓他去洛陽
李清月將杯子放回了桌案上,抱臂端詳了那回紇商人一會兒,直看得他覺得脊背有些發涼,這才聽到她說道“還能想到跟我辯駁洛陽和長安之間究竟孰優孰劣,可見我沒看錯你的膽子。”
她語帶警告地接出了后半句,“不過這份膽子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你自己心中有數。”
葛薩面色一苦。
不錯,別看他將話說得還有討價還價氣勢,實則也知道,在真正的權貴面前,莫說什么“前往洛陽的好處”了,就算沒有好處,除非他能確保自己可以脫身遁逃,否則就算賠本也得把生意搬遷過去
他之所以敢如此發問,恐怕還是因為面前之人太過年少。
可正如對方上來就說的那樣,她不怵于讓長安西市的管理者來驗證她的身份,那么也必定不會介意于讓這些人來把他逮走,好好地上下查驗一番
別看他們哄抬馬匹價格和放貸的事情都做得隱秘,對不同的人也總拿出了不同的表現,總是能被人抓出把柄來的。
“行了,少擺出這么一副臉色,我又不是來要你命的。”李清月擺了擺手,“我但凡多帶幾個人來,那才叫威脅。至于你說的前往洛陽有什么好處我倒是真可以給你說出幾條來。”
“洛陽比之長安,市集都還得算在重建之時。但有天子頒布的建東都詔、奉迎佛骨入洛陽宮和洛
州官員重新選拔,此地市集能否大興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你是個商人不會看不出。”
葛薩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李清月說的“大興”二字,并不是一種夸張的說法。
都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建東都詔中如此鮮明地抬高了洛陽的地位,洛州官員必定會對能讓此地興盛的種種都做出扶持。
商業也是其中一項。
長安西市的法令是在體系已經完備的情況下做出了種種嚴格規定,以穩固市場延續生命,可前期的洛陽必然不會上來就嚴刑峻法,這其中就有了很多讓人騰飛的機會。
“其二,洛陽何止是東都,也是關東水路交匯之地,在長安兜售貨物不過是在關中而已,可若是在洛陽站穩腳跟,便是將你的商品販售至山東、江南也未嘗不可。放貸所得還要膽戰心驚,做這等大買賣卻不必。”
李清月留意著葛薩的臉色,果然在這一句說出后,瞧見他多出了幾分意動。
她隨即豎起了第三根手指,“其三,我想你不會沒聽說過,三門峽地段的水路轉陸路運輸已經基本開辟成功。”
“那確實是官方用來押送糧食的,可早已有關東大商借助此道運送貨物入關中,在幾個月前于長安東市大賺一筆,你又為何不能同樣嘗試呢”
他囁嚅低喃,“這事我聽過。”
運貨和運糧是不同的,所以不必借用那轉運倉,只需要借用那條已更加容易走的山路就行。
或許唯獨需要單獨置辦的,也只是一批推車而已。
但比起售賣貨物所得,那真是九牛一毛
“至于最后一個好處”李清月忽然將那三根手指都給轉了回來,指向了自己,“就憑,是我對你發出的這個邀請。”
“你要知道,中原有一句話叫做,識時務者,在乎俊杰。”
她沒繼續說下去,但這話外之意已很是清楚了。
他是不是這個識時務的俊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