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儼然是一句真心話。
他也該當多謝媚娘,在教養這個過分聰明的孩子之時并未忽略掉這份講解,起碼將他這個拒絕支援的決定給她講明白了。
下一刻,他便聽到女兒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是幫您挖掘人才了。您看,我老師,一個文官,都能幫忙順利征兵調兵,說不定也是個潛在的將領人才。要是”
她托著下巴思考了好一陣,突然蹦出了個更驚人的后半句來,“要是挖掘不到合適人才的話,那我就努力努力自己上。”
李治咳嗽了一聲,努力讓自己別因為這個答案笑場。
“自己上什么自己上,我聽說你的習武課程進展是不錯,但你也不想想你才幾歲。”
“做人要有夢想的。”李清月念叨,“又不是沒有先例。”
平陽昭公主不就是個先例嗎
李治很覺沒辦法。
但想想他年少的時候其實也有過這等親自征戰的夢想,又覺得女兒會有這樣的想法一點也不奇怪。
反正,等到年紀再大一些,總會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又做不得了。
“阿耶,您還沒回答我最開始的那個問題呢。”李清月再度開口,打斷了李治的教育大計構想。
“我只是在想怎么回答你。”李治答道。
這個問題確實不太好回答。
說將領少吧,多少有點像是在女兒面前露怯,對于一個還在病中的天子來說,絕不會是他的選擇。
于是他緩緩開口,說道“大唐不是缺將領。”
這話看似與他不肯支援吐谷渾的指令有悖,實則不是。
起碼在李治的認知中,這是同一套想法。
他麾下可堪調度的將領其實還有,比如出自鐵勒的契苾何力,就完全可以從東邊進攻高麗的戰線上調度回返。
比如在平定西突厥戰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和其族兄阿史那步真,其實也都能投入到臨近的戰事中。
再比如說英國公李勣,雖然年紀稍長了些,但他畢竟還能行得動路,帶得動兵,在領兵作戰的經驗上也非尋常人等可比。
可是
契苾何力以及阿史那彌射這樣的將領,終究還是外族。
李治或許會如同當年在萬年宮中的表現一般,并不因賀魯的反叛而對他們持有偏見,甚至仍舊將他們投入戰場之中,卻不會令他們完全獨領戰線,對戰邊境大敵。
因為李治無法保證,他們不會在巨大的邊境利益面前,成為第二個阿史那賀魯。
相較之下,他們更大的作用,是在突破戰線中的沖殺和戰后的招撫。
而對于英國公這樣的老將軍,若是將他派遣出去做個戰事的掃尾還好說,真要將這樣一位支持者派遣到青海湖這等高原環境里,李治自己都于心不忍。
迎著女兒好奇的目光,李治說出了他的后半句答案
“大唐缺的,是屬于自己的,年輕的,且能獨當一面的將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