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會聽不出來,李清月這話里,分明有將危險事情包攬上身的意思。
偏偏公主這話,正合方今要務啊。
高麗之戰既是為大唐掃平東北邊境之患,又是彰顯天子權威猶在,更是為了實現太宗皇帝生前沒能達成的夙愿。
那么公主在其中承擔的責任越多,固然面臨更多的危險,卻也能恰逢其會地脫穎而出
“老師。”
劉仁軌剛想到這里,就聽李清月朝著他看了過來,眼神中滿是“委以重任”的期待。
“上呈天子的奏表,告知馬韓、東明、金連、德安這四處都督府官員的通告,以及給邢國公的書信,都勞駕老
師一并為我掌眼了。”
劉仁軌拱手,“謹遵公主之命。”
這幾封公文,真是沒有一個是省心玩意
結果劉仁軌隨同李清月抵達此地書房的時候,就見公主還向他請教起了一個更加要命的問題“老師,你覺得在寫給我阿耶的家書之中,應該寫些什么,才能確保能爭取到一個官職呢”
劉仁軌早知學生抱負,倒是沒對此作出駁斥,而是在沉吟片刻后反問道“以公主看來,您能爭取到的位置是什么”
李清月踱步到了桌案之后落了座,這才從容答道“有一個人,頂著熊津都督的名號,本應該來到百濟境內任職,但他卻因為畏懼戰事做了個逃兵。可如今百濟叛軍幾乎被平定,這位昔日的百濟太子已經沒有用處了,那么,老師覺得”
“我能不能去拿這個熊津都督的位置呢”
熊津都督
那是百濟太子扶余隆被委派的位置。
當然,百濟既不成國,也就自然沒有了太子一說,那就是這位前太子逃避赴任,跑回了中原。
這件事或許在李治看來是喜聞樂見,卻也恰好能在此時作為一個問責的理由,讓這個位置被讓出來。
只不過,熊津都督乃是熊津都督府長史的上官,也就是說,一旦李清月拿到這個位置,她就成了劉仁軌的上級,放在學生和老師之間,其實是有些怪異的。
但放在這位剛打了勝仗的公主身上,卻又讓人無端覺得并沒有什么問題。
須臾之間,劉仁軌便已在心中做出了一番權衡。
他這個做老師的,或許打從五年前開始,定位就要更像幕僚。而如今,不過是要將其在名位上進一步框定而已。
他應道“或許可以一試。”
只是要看看,陛下到底敢不敢破格到這個地步了。
十日之后,一封戰報自海外傳回了洛陽,輾轉抵達了李治的案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