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的兒子孫行,在幾年前還是因為安定公主的推薦才能進國子學中就讀,以備在三兩年后參與科舉,走上為官之路。孫思邈本人主持的東都尚藥局也是因為公主的緣故才能順利開辦,那投桃報李總還是應該的。
百濟的“安內”已要公主親自涉險,“攘外”恐怕更是一件危險事情,自然得做好更多的準備。
若不是孫思邈在洛陽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以他的年齡也不適合搞這種親履戰場的事情,武媚娘恨不得直接把孫思邈本人給送過去。
現在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再接下來,她就該想想該當如何寫一封給阿菟的回信,讓此番出征的水師將領給一并帶過去了。
不過顯然不是人人都能和她一樣心態穩健的。
臨川公主自武媚娘的口中聽到了這個驚人的委任,險些將手中的文書一松落在地上。
她望著皇后巋然不動的握筆手勢,出聲問道“您是說服了陛下不錯,但您不擔心,讓公主擔任熊津大都督的提議會被朝臣駁回嗎”
武媚娘抬眸答道“你還是不夠理解陛下。事實上說服他才是最難的一步。”
何況,真以為她在和陛下的交談中提到永徽五年以及朝臣的閑言碎語,只是在向陛下示弱嗎
那自然是為了確保熊津都督府變成大都督府,安定成為其中最高長官的敕令能夠順利推行下去。
她望著臨川還有幾分憂心的臉色,又多說了一句“你就等著看好戲吧。先跑到陛下面前去駁斥這個想法的,必定是被罵得最慘的。”
臨川公主將信將
疑地應了聲,又覺得以皇后辦事穩妥的能力,她好像不該在此事上對她有所懷疑才對。
何況,安定公主若真如戰報中所說,簡直像是個天生的將才,對于高麗戰事無疑大有好處。
別忘了,臨川公主的駙馬周道務,也在此戰的參與人員之中呢。
這道由安定公主擔任熊津大都督的委任,一經泄露出來,也當真在朝野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成何體統啊”原本還算坐得住的薛元超便忍不住出言感慨道。
當然他的這句感慨并未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而僅僅是在私底下的言論。
這位年輕的天子近臣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用什么話來形容自己聽到這消息的那一瞬所產生的震撼,最后只擠出來了幾個字,“她只是個八歲小童啊。”
八歲這個年紀,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還在埋頭苦讀。
她怎么就能憑借戰功坐到大都督的位置上。
何況還是個公主
薛元超此人是有那么點偏見的,再加上他的姑姑薛婕妤剛好在武媚娘成為皇后之后選擇出家,總讓他覺得其中有些門道,只是此前礙于李治的緣故基本沒將話說在明面上。
可如今皇后的權威日盛,甚至能讓陛下給公主這等官職,簡直荒謬至極
他旋即回頭,朝著同在此地的上官儀問道“你對此就沒什么想說的”
今日的上官儀簡直沉默得異乎尋常,讓本想找個同盟之人的薛元超很不適應。
然而只聽上官儀長嘆一聲,緩緩開口“我想說的話都已經先在陛下面前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