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決定沒有問題。”武媚娘神色不變地答道,“既撫恤懷柔不能起到威懾作用,在必要的時候自然需要殺,否則局勢反復,就可能給突厥、吐蕃這些野心勃勃的強敵以復起的機會。只是我在想,陛下是否需要雙管齊下辦事。”
李治原本有些審視意味的目光一收,來了興趣,“何為雙管齊下”
武媚娘答道,“叛亂者威服,順從者懷柔。”
見李治示意她繼續說下去,她說道“陛下身在長安,便自然能想到這長安西市,而在西市之中,并不乏回紇商人。若鐵勒部眾凡有參戰又投降之人都盡數被殺,難保不會讓這些回紇商人驚懼于自己的前途。”
“西市之中的胡商以萬人為數,仰賴于西市生活的長安百姓又有十萬人,若一夕之間長安城中胡商人人自危,持刀奮起,要想將其影響消弭下去,幾乎全無可能。”
“所以我的意思是,不如專程告知胡商,大唐只對叛逆者不輕饒,而非對所有回紇人都有剿滅之意。”
李治下意識地以手中棋子有節奏地敲在棋盤邊緣。
聽聞皇后在洛陽辦事之時,就給予過幾位胡商以優待,希望他們能將長安的物資運到洛陽來兜售,以圖建設起洛陽的市集。
但長安城里的這一出,到底有沒有收買胡商的意思姑且不談,起碼在她說出來的理由里,是讓李治聽著很心動的。
他若身在洛陽,長安亂了還有話可說。
可他若是身在長安,此地便絕不能發生動亂。
又聽武媚娘接著說道“此外倒是還有一件事可做”
“我看陛下可以正式下令,在吐火羅設置都護府了。”
之前弘化公主前來求援的時候,武媚娘便告知于她,大食或許有意與吐蕃合盟之事,她必定會說服陛下調查,同時盡量切斷這出聯合,給吐谷渾分攤掉一點壓力。
如今調查的使者其實還未回返,但并不妨礙武媚娘趕在這個合適的時機將其提出。
正如她所說,這是李治在去年就有想法的事情,只是陸續有各種閑雜事情干擾,加上東邊戰線的消息陸續傳來,才讓他暫時擱置了此事。
自永徽五年到如今,吐火羅、昭武九姓等地動輒遭到大食的入
侵,也沒選擇直接投降到對面去,而是不斷地向大唐求援,結為盟好,相比于異心頻起的回紇、突厥,確實應該給與一個更為明確的嘉獎。
何況,只是設立都護府,將其歸并入安西大都護府的范疇內,并不需要增派多少兵力,需要的只是一個傳遞天子旨意的使者而已。
一個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罷了。
李治在應允了此事后甚至調侃道“那需要趁機將賀蘭敏之給接回來嗎”
聽到這話,武媚娘猶豫了一下。
這事情她雖然寫在了信中,用于提醒阿菟在境外千萬當心,仿佛真對賀蘭敏之的遭遇很是同情,但她自己是很清楚的,打從賀蘭敏之幫李義府傳訊的事情擺在她面前后,她就對這個外甥失去了對其優待的想法。
在母親被阿菟接到洛陽和她團聚后,她也和楊夫人對賀蘭敏之的事情達成了共識若是他對方今局勢看不清楚,為了少惹麻煩,還不如留在域外。
他可能也真的沒有在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從王方翼帶回來的消息里,賀蘭敏之在前往印度的路上,對于自己的境遇顯然很覺不滿。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在這趟行程中還擺出一副少爺做派,不肯吃苦,以至于在返程經過大食的過程中,還是好一派死守形象的傲然,這才“遭了毒手”。
在此時將他帶回來,可難保不會讓他干出點壞事來。
與其如此,還不如
武媚娘沉吟了一番,答道“要將人奪回或許不是使者說上兩句就能辦到的,倒不如由陛下給敏之一個官職,讓他能確保身在異國的安全。若是他和那位王室姑娘真能自此成就一段佳緣,或許在將來還有好處。起碼吐蕃未必敢與大食毫無芥蒂地結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