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的蘇定方還在和淵蓋蘇文僵持,在他沒有得知淵蓋蘇文做出的反擊攔截后,只覺那是唐軍占優的局面。
南路若要為之策應,又有著遠超他預料的人馬,為何要撤兵
糟了
惱音信忽然神色一變,意識到唐軍很有可能不是要撤兵,而是要選擇繞路而走。
若是七重城沒那么容易解決掉,那么他們還不如選擇直接渡河,大不了就是還需要在隨后對上以冬比忽城為代表的虎飛嶺攔截隊伍,將這場交戰轉為山中作戰。
但隨后他收到的消息卻讓他打消了這個判斷。
他留在七重河以北的沿河哨探,沒有一個傳回來了有唐軍發兵渡河的消息,只有前往東面山林之中的哨探隊伍被盡數誅殺。
“又不渡河,又不攻城,唐軍到底想干什么”惱音信頭疼地思考著這個問題。
唐軍沒有這么無聊,只是要將他的注意力拖延在這邊。盡快北上必定是他們的訴求。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他們還能以什么方式過河呢
在戰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他沒有這個猶豫的時間。
或許還真是在壓力之中帶來了靈光一閃,讓他忽然想到了前來一并攻城的艨艟隊伍。
有沒有可能,唐軍是想讓他以為,他們打算往河流狹窄處渡河,讓他不斷探查東面,卻忘記了,他們還有可能以水師發起攻勢。
幾乎就是在他有這等想法派遣出人手調查的沒一會兒工夫,他便收到了沿海哨探的信號。
唐軍的艨艟斗艦與一批海鶻戰船會合,似乎是在等待著主帥的命令。
有水師助力的情況下,哪怕這一路水師的人數沒有那么多,也確實可以經由沿海行軍,放棄其中的幾處重鎮,讓人在未曾設防時奪取一座沿海小城。
有了這一處特殊的據點,還怕沒法繼續打開缺口嗎
“果然是我想的這樣。”惱音信驚喜異常。
沒被發現的水師大軍,或許會是唐軍的特殊武器,可被發現的水師,就沒那么麻煩了。
北路的唐軍為何不直接發動水師抵達平壤,還不是因為在平壤沿岸駐扎著足夠數量的高麗兵馬,能夠確保他們的登岸行動難以達成,那么如今的這一路水軍也是一樣的。
只要能確保他們無法找到合適的途徑登岸,奪取長池或者冬比忽城,就足以將這份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
“盡快傳訊信誠將軍和二將軍,就說讓他們小心唐軍水師登岸。”
但惱音信大概沒想到,他還遵守著對淵蓋蘇文的承諾,絕不輕易發兵,身在海州的淵男建收到了這條快馬疾報之時,一面認同了惱音信的判斷,也一面生出了其他的想法。
“以你估計,唐軍能派遣出來的水師有多少人”淵男建朝著副將問道。
副將思量了一番,答道“唐軍應該還是優先于北路作戰,在進攻大公子得手之后更應該如此。這個趁著遼河
與鴨綠江結冰的計劃,也應該是早就已經實施起來的,那么人員的調派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南路真正要做的是平定百濟叛軍,而后正如惱音信將軍所匯報來的情況一般,將新羅的兵馬給聯合起來一并作戰,確保我們無法從南邊得到支援,最多就是伺機而動。若是七重城那頭觀望無誤的話,估計在三四千人。”
“當然,在海上,唐軍有海鶻戰船的助力,能抵得上七八千水師的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