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已聽到英國公繼續說道“您沒有發現,您麾下的番邦將領也越來越多了嗎”
李治的腳步微微一頓。
“能用番邦將領不是壞事,甚至是君王有容人之量的表現,但若是番將太多,又成取禍之道了。反倒是安定公主,哪怕再出一個天生將才,她也不會走上天策上將的最后一步,而是陛下安定八方的支柱。”
英國公不帶一點停歇地說出了自己的結論,“所以我和蘇將軍的看法一致,您與其糾結于到底要不要給予
重賞,還不如真將她栽培成大唐的一方主帥,作為我與邢國公等人陸續退場后的接力之人。若是一場戰事不夠的話,不如給她更多的機會。”
大唐正在用人之時,又怎能因為一些并無前例的理由,就錯過一個最合適的人選呢
想看千里江風寫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辦第124章124二更嗎請記住域名
這句萬分懇切的話,讓李治都不由陷入了沉思。
是啊,他的番邦將領已經越來越多了。
這一點,其實早在他答復阿菟問題的時候就想到過,只是沒想到,還有變本加厲的趨勢。
比如說西面的突厥部落中,一度參與過平定阿史那賀魯之戰的興昔亡可汗與繼往絕可汗這兩個家伙,在今年屢屢產生摩擦。
因為他們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沒以大唐將領自居,而是還在以“部落首領”的身份,希望從對方的手中攥取更多權柄2
而這一次攻伐高麗與百濟完畢,高麗境內的降將姑且不論,百濟將領黑齒常之與沙叱相如等人,都應該要得到大唐的委任。
這顯然是又一次壯大了異族將領的隊伍。
又有一朵落雪掉在了李治的臉上,用冰冷的溫度將他的神思給拉扯了回來。
他伸手往前指了指,說道“英國公隨我走完后頭的那段路吧。”
他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但李勣可以確信,自己冒險做出的這番推斷,并沒有讓陛下失望。
他原本其實還想多說一句的。
當年陛下問他能否立武昭儀為皇后,他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不必過問旁人。
如今只是要給公主重賞,論起分量來還不如封后一事大,怎么陛下倒是變得更猶豫了。
可想想看,這說不定是因為風疾讓陛下少了一些選擇,李勣又將話給吞了回去。
總之,當他離開皇宮的時候,傳遞到皇后這里的消息便是
陛下和英國公執手相送,陛下的臉色也比之前看起來好些。
“這對于皇后殿下會有壞影響嗎”桑寧問道。
武媚娘答道“不會,不僅不會,還應當對我有利。”
對阿菟也有利
就像蘇定方能寫出這樣一份送回朝中的戰報一般,武將在想法上往往要比文官開明得多。
所以阿菟手握這份無可挑剔的戰功,武媚娘敢賭,英國公就算不將安定往上抬一抬,也起碼不會對她做出什么打壓。
這就給隨后她要做的事情先打了個基礎了。
然后
在第一日的朝會之后,當那個高麗滅國的消息已被李治告知于朝中后,一個讓李治有些沒想到的人找到了他面前。
李治抬眼朝著來人看去。
大約是因為太子李弘自小就有的畏寒毛病,哪怕是在屋中他穿得還是有點過于厚實,倒是讓他稍顯瘦弱的身體看起來強壯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