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因他在此時頷首,李清月朝他看來,像是要將發話的機會轉移過來,英國公李勣也沒推辭,直接接了下去“公主所說不錯。一萬多騎兵陣亡,西域駐扎勢力大減,除卻郕國公發兵入鐵勒勸降之外,還應該有一支兵馬入駐。”
“但這支兵馬應當不是明確地用于防備大食,防備安西都護各國,防備吐蕃再度侵入等等原因,而只是一路作為增補的兵力。”
“對,我正是這個意思。”李清月說道“越是在此時表現出過分的警惕,也就越會讓人覺得,唐軍的這路損失乃是性命攸關的大事。但阿耶莫要忘了,上一場戰事勝利的影響余波仍在,唐軍也僅僅是在追擊鐵勒殘部中,因為氣象緣故導致的損失,而不是被正面擊敗。事實上,對于西域各國
來說,唐軍依然有著絕對的威懾力,因為我們無需分心東面,隨時可以騰出手來收拾西面”
底下你一言我一語的說法,讓李治心中鎮定了不少。
讓他尤為滿意的,便是李清月所說的最后一句。
不錯,唐軍不是兩路作戰的狀態,損失也還不到真正傷筋動骨的時候
他追問道“那以諸位看來,該當派遣何人增兵前往”
蘇定方當先答道“既然是一出正常的增兵,陛下就近調度就是了。大可令早前就駐扎在涼州的獨孤卿云在臨近折沖府募兵,而后推進西疆。”
獨孤卿云出自隴西李氏,但因他的祖父乃是獨孤信的家臣,所以從祖輩開始便改姓為獨孤,自永徽五年被授予上柱國后便一直坐鎮在西域地界。
雖沒有極大的戰功,但勝在一個穩字,起碼在兵權在手的情況下,絕不會做出什么冒進的舉動。
李治當即應道“好就按邢國公所說安排。”
但他剛說出這話,又忽然聽見下頭傳來了李清月的聲音,“我能再多舉薦一個人嗎此人目前做不成主將,但是我覺得她有必要做個副將一同前往。”
因鐵勒道安撫和西域增兵的將領都已敲定,李治的偏頭痛比起方才緩解了許多,這讓他甚至還能朝著李清月調侃道“你總不會是說,這個副將是你自己吧”
“那怎么可能”李清月擺了擺手,表示別開這等玩笑,“我說的,是我這熊津大都督府中的司馬,也是阿耶欽封的右武衛翊衛校尉阿史那卓云。”
卓云的后頭那個官名,確實是李治在其得勝歸來之后加封的,正好能在李清月增加的右武衛將軍官職之下作為助手。
對她在高麗征戰期間的戰功,李治也心中有數。
所以他沒直接拒絕李清月的這個建議,而是垂眸沉思了一瞬,再度開口“將你的理由說說看。”
“不需要有針對性地設防,不代表不要面面俱到。忽然折損一萬多騎兵在天山之地,西突厥兩位可汗是何想法,也必須考慮在內。”
“阿耶給這兩人起了興昔亡、繼往絕的頭銜,但怎知他們真的愿意自此臣服、再無異心呢畢竟,這兩人終究不像是郕國公一般入朝為官,而是繼續統轄著弩失畢五部和咄陸五部。”
李清月迎著李治的目光,果斷地說道“比起阿史那彌射和阿史那布真,我想阿耶也應該更相信道真與卓云這對兄妹在輔國大將軍教導之下的忠誠。所以讓卓云擔任獨孤將軍的副將,監督兩位西突厥可汗的動向,確實有這個必要。”
阿史那卓云的履歷太少,年齡不大,還是個女子,更容易讓兩位西突厥可汗忽略掉她的威脅。
但別忘了,卓云是敢殺入淵蓋蘇文側翼,殺出一番動亂的將領
倘若西突厥真有異動,李清月相信,她必定會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復。
李治朝著另外幾人看去,見他們都沒提出什么異議,當即拍板了此事。
不過,這顯然不能掛著熊津大都督府屬官的名頭了。而是暫時令阿史那卓云以右武衛翊衛左郎將的身份,作為獨孤將軍的副將出征。
“首次參與軍事議會的感覺如何”
當李清月走出議會之地的時候,就聽到等在外頭的武媚娘問道。
她轉頭朝著母親看去,眼睛里有一瞬好像有星光在閃動。
“感覺啊我感覺改變已經到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