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百姓該當盡孝,也是世俗倫常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僧侶是不是也該當遵守呢
若是僧侶也需要遵守的話,在天子大過父母的君臣之義面前,叩拜天子好像也是一條應該被推行到僧侶之中的法令。
但圣旨下達得相當體面,只提到了對民間風氣的規范,并未強行讓僧侶改變自己的做事之法,而是以隨后面向朝堂官員的千人集議詔令,隱約透露出了天子的意圖。
君親之義,在三之訓為重;愛敬之道,凡百之行攸先。
朕稟天經以揚孝,資地義而宣禮。3
正是因為這樣的緣由,出于宣揚孝道和禮法的需求,希望能夠變更習俗,讓道士、僧尼都對陛下、皇后、皇太子以及道僧各自的父母叩拜。
但陛下也擔心此舉是破壞了慣例以來的規矩,故而將其交托給有司商榷研討,以朝臣集議的方式舉辦。
這一次朝臣集議,甚至并不僅僅是讓當朝官員參與。
除卻關中的九品以上文武官員,就連周邊郡縣長官也被一并邀請到來,與會之人竟是涵蓋了能在五月十五之前準時趕到的所有入流官員。
足足有千人之數
可很顯然,對于多年間得到優厚且特殊待遇的僧侶來說,哪怕此事也僅僅是要以集議的形式舉辦商討,也等同于是天子又要對僧人的特權進行限制。
是對他們的打壓。
一時之間僧侶之中炸開了鍋。
“陛下下達這樣的詔令,甚至不打算讓身在洛陽翻譯經文的玄奘法師還朝一并參與商討,明擺著是打算如同當年的跳過道僧格一般,繼續遏制我佛宗發展我等絕不能對此坐視不管”
道琛抬了抬眼皮,發覺說話之人乃是大慈恩寺的沙門靈會。
聽說自從玄奘法師移居洛陽后,大慈恩寺基本就由他來主持。
比起窺基這些沉浸于佛道經義,跟隨玄奘法師進學之人,靈會顯然要對提升佛宗在大唐的地位更感興趣,這才在那份下令百官集議的圣旨到來之時,快速召集起了一批卓有名望的僧人。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他這個剛剛當上西明寺住持的百濟高僧。
還有大莊嚴寺的威秀、弘福寺會隱等人,也都在席間。
靈會隨后的一番慷慨陳詞,更是讓在場的三百多名僧人仿佛已見到了李唐尊道滅佛的未來,各自群情激憤地想要合力上書,參與到這次集議之中,利用佛門輿論將這條詔令給逼退回去。
道琛想了想在他前來此地之前皇后
對他做出的叮囑,在眾人稍稍平息情緒的空當中忽然開口“諸位,可否聽我一言啊。”
他的大唐官話說得不差,只是還有些境外口音,也讓這些人當即意識到了他的身份,在朝著他看來之時的目光難免有些微妙。
西明寺住持選拔,他們沒敗給相熟的同僚,反而敗在了這個外來者的手中,總還是讓人有些不甘心的。
何況道琛能夠上位,與大唐對百濟的安撫不無關系,明顯是有陛下授意的意思。
以至于道琛這一開頭,靈會法師都有些神情僵硬。
要不是因為道琛地位不低,他是當真不想邀請對方前來與會,生怕他說出什么反對的話來。